先後

ok8.org > 詞典 > 先後

(先後,先後)

1.輔導;輔助。

《書·梓材》:“王惟德用,和懌先後迷民。”

孔傳:“先後,謂教訓。”

《詩·大雅·綿》:“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

毛傳:“相道前後曰先後。”

《周禮·秋官·士師》:“以五戒先後刑罰。”

孫詒讓正義:“謂豫教導之,使民知避罪也。”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然方公之獄治臣也,公傾側法令,先後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

《後漢書·伏湛傳》:“湛容貌堂堂,國之光暉;智略謀慮,朝之淵藪……實足以先後王室,名足以光示遠人。”

李賢註:“先後,相導也。”

2.前後。

《禮記·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楚辭·離騷》:“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車騎雷起,殷天動地,先後陸離,離散別追。”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雉門、兩觀,以先後顯旨。”

明郎瑛《七修類稿·辨證五·秦漢書多同》:“荀子《勸學》篇與大戴之《勸學》,前面俱同,或句有先後,字有多寡。”

3.妯娌。

《史記·孝武本紀》:“神君者,長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見神於先後宛若。”

裴駰集解引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

司馬貞索隱:“即今妯娌也。”

唐韓愈《南山詩》:“或齊若友朋,或隨若先後。”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高夫人說:‘捷軒,你是大將,需要以身作則。把兩位先後送到老營來,捨得麽?’”

4.猶言晉升和貶謫。

《後漢書·皇甫規傳》:“臣在關西,竊聽風聲,未聞國家有所先後,而威福之來,鹹歸權倖。”

李賢註:“先後謂進退也。言國家不妄有褒貶進退,而權倖之徒反為禍福也。”

5.高下,優劣。

唐韓愈《和侯協律詠筍》:“短長終不校,先後竟誰論?”

阅读:1345

●先後(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