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媮

媮字的笔画:12画;

(媮,偷)

I

tōu

ㄊㄡ

〔《广韵》託侯切,平侯,透。〕

1.苟且;怠惰。

《楚辞·九辩》:“食不媮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

汉贾谊《新书·礼容语下》:“且吾闻之,主民者不可以媮,媮必死。”

三国魏曹植《杂诗》之六:“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

宋苏轼《试馆职策题》之一:“今朝廷欲师仁祖之忠厚,而患百官有司不举其职,或至于媮。”

2.鄙薄,轻视。

《左传·襄公三十年》:“晋未可媮也……其朝多君子,其庸可媮乎!”杜预注:“媮,薄也。”

3.浇薄。

宋叶适《上孝宗皇帝札子》:“廉耻日阙,名实日丧,风俗日坏而不可救……故期之以功名而志愈惰,激之以志节而俗愈媮。”

清钱谦益《兵部尚书李公神道碑》:“世之衰也,士皆好圆而恶方……风俗日以媮,子弟日以坏。”

II

ㄩˊ

〔《广韵》羊朱切,平虞,以。〕

1.快乐。

《楚辞·远游》:“内欣欣而自美兮,聊媮娱以自乐。”

洪兴祖补注:“媮,乐也。音俞。”

《文选·韦孟〈讽谏诗〉》:“烝民以匮,我王以媮。”

李善注:“媮与愉同,乐也。”

汉张衡《西京赋》:“尔乃逞志究欲,穷身极娱;鉴戒唐《诗》:‘他人是媮。’”今本《诗·唐风·山有枢》作“他人是愉”。

毛传:“愉,乐也。”

2.见“姁媮”。

阅读:1334

●〖汉字〗媮(拼音版)

●〖汉字〗媮(繁體版)

⇚前一个汉字:媯

⇛后一个汉字:媬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