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自得
【成语】:逍遥自得
【拼音】:xiāo yáo zì dé
【解释】: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示例】:可以寡过,可以养生,性命双修,~。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
【近义词】:悠然自得、逍遥自在
【反义词】: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
【英文】:happy-go-lucky
(逍遥自得,逍遥自得)
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语本《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晋潘岳《闲居赋》:“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
宋洪迈《容斋三笔·琵琶亭诗》:“两公犹有累乎世,未能如乐天逍遥自得也。”
《野叟曝言》第五九回:“以此收摄身心,屏绝嗜慾,可以寡过,可以养生,性命双修,逍遥自得。”亦作“逍遥自在”。
唐赵彦昭《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逍遥自在蒙庄子,汉主徒言河上公。”
明梁辰鱼《浣纱记·谈义》:“吾弟既戮力于朝廷,老夫得投閒于溪壑……我兄弟怎么到得我逍遥自在,无管无拘也呵!”叶圣陶《隔膜》:“他现在卸了公务,逍遥自在,要玩耍几时才回乡呢。”
阅读:1445
标签: 四字成语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