砻
砻字的笔画是:10画
简体砻字的笔画:10画;繁體礱字筆畫:21畫。
(砻,砻)
lóng
ㄌㄨㄥˊ
〔《广韵》卢红切,平东,来。〕
〔《广韵》卢贡切,去送,来。〕
亦作“鑨”。
1.磨。
《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为室,斲其椽而砻之。”
韦昭注:“砻,磨也。”
宋洪迈《夷坚甲志·盘谷碑厄》:“出治堂者,元祐中宰傅君愈所建,秦少游作记,且书之刻石。
崇宁时为观望者砻去。”
明马愈《马氏日抄·方城石》:“琢而弗砻,故不能光,砻而光之为‘出光’。”
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工部相地,诹吉庀材鸠工,建立碑亭,砻石镌刻。”
鲁彦《屋顶下》:“她给人家挑担,砻穀,舂米,磨粉,种菜。”
2.磨石。
《汉书·枚乘传》:“磨砻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
颜师古注:“砻亦磨也;底,柔石也;厉,皂石也;皆可以磨者。”
《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作“磨砻砥砺”,李周翰注:“磨砻砥砺,皆磨石。”
3.脱去稻壳的农具。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胡荽》:“多种者,以砖瓦蹉之亦得,以木砻砻之亦得。”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攻稻》:“凡稻去壳用砻,去膜用舂、用碾。”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三:“砻,礧穀器,所以去穀壳也。
淮人谓之砻,江浙之间亦谓砻。”
4.用砻脱去稻穀的壳。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攻稻》:“凡既砻,则风扇以去糠秕。”
5.紧密。参见“砻密”。
6.通“垄”。坟墓。参见“砻石”、“砻塚”。
阅读:1280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