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礱

礱字的筆畫是:10畫

簡體礱字的筆畫:10畫;繁體礱字筆畫:21畫。

(礱,礱)

lóng

ㄌㄨㄥˊ

〔《廣韻》盧紅切,平東,來。〕

〔《廣韻》盧貢切,去送,來。〕

亦作“鑨”。

1.磨。

《國語·晉語八》:“趙文子為室,斲其椽而礱之。”

韋昭註:“礱,磨也。”

宋洪邁《夷堅甲誌·盤谷碑厄》:“出治堂者,元祐中宰傅君愈所建,秦少遊作記,且書之刻石。

崇寧時為觀望者礱去。”

明馬愈《馬氏日抄·方城石》:“琢而弗礱,故不能光,礱而光之為‘出光’。”

清王士禛《居易錄談》卷中:“工部相地,諏吉庀材鳩工,建立碑亭,礱石鐫刻。”

魯彥《屋頂下》:“她給人家挑擔,礱穀,舂米,磨粉,種菜。”

2.磨石。

《漢書·枚乘傳》:“磨礱底厲,不見其損,有時而盡。”

顏師古註:“礱亦磨也;底,柔石也;厲,皂石也;皆可以磨者。”

《文選·枚乘〈上書諫吳王〉》作“磨礱砥礪”,李周翰註:“磨礱砥礪,皆磨石。”

3.脫去稻殼的農具。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胡荽》:“多種者,以磚瓦蹉之亦得,以木礱礱之亦得。”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攻稻》:“凡稻去殼用礱,去膜用舂、用碾。”

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二三:“礱,礧穀器,所以去穀殼也。

淮人謂之礱,江浙之間亦謂礱。”

4.用礱脫去稻穀的殼。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攻稻》:“凡既礱,則風扇以去糠秕。”

5.緊密。參見“礱密”。

6.通“壟”。墳墓。參見“礱石”、“礱塚”。

阅读:1282

●礱(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