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祝字的笔画:9画;
I
zhù
ㄓㄨˋ
〔《广韵》之六切,入屋,章。〕
1.祭祀时司礼仪的人。
《诗·小雅·楚茨》:“工祝致告。”
《礼记·曾子问》:“祫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
郑玄注:“祝,接神者也。”
宋洪迈《夷坚甲志·赵善文》:“既祷,即告庙祝取钱,祝无辞以却。”
2.祝祷。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何休注:“祝,因祭祝也。”
《韩诗外传》卷十:“茅父之为医也,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动》:“有书生住邓州,尝游郡南,数月不返。其家诣卜者占之,卜者视卦,曰:‘甚异,吾未能了,可重祝。’祝毕,拂龟改灼。”
《二刻拍桉惊奇》卷十二:“﹝朱晦翁﹞遂对天祝下四句道:‘此地若发,是有地理;此地不发,是有天理。’祝罢而去。”
3.祝颂。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
杜预注:“祝,上寿酒。”
《庄子·天地》:“请祝圣人,使圣人寿。”
《吕氏春秋·乐成》:“王为群臣祝,令群臣皆得志。”
高诱注:“祝,愿也。”
曹禺《日出》第二幕:“我祝你永远像今天这样美。”
4.祝文。
汉王符《潜夫论·浮侈》:“或裁好缯,作为疏头,令工采画,雇人书祝,虚饰巧言,欲邀多福。”
《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初,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禖祝。”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高宗除丧,余以礼部郎入读祝。”
5.呼鸡声。参见“祝鸡”。
6.见“祝祝”。
7.通“属”。附着;注敷。
《诗·鄘风·干旄》:“素丝祝之。”
郑玄笺:“祝,当作属,属着也。”参见“祝药”。
8.通“斸”。断截。参见“祝髮”。
9.通“州”。
《穀梁传·隐公四年》:“卫祝吁弑其君完。”
范宁注:“祝吁,《左氏》、《公羊》及《诗》作‘州吁’。”
10.通“柷”。参见“祝敔”。
11.用同“嘱”。嘱咐。
宋华岳《田家》诗:“拂晓呼儿去採樵,祝妻早办午炊烧。”
宋叶适《校书郎王公夷仲墓志铭》:“倅窘,持券五百祝夷仲曰:‘请书纸为验。’”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四》:“﹝少游﹞既去,顷之,坡复至,乃以前事言之,祝令答以虱本生于垢腻,许作冷淘。”
12.姓。
II
zhòu
ㄓㄡˋ
〔《广韵》职救切,去宥,章。〕
1.诅咒。
《诗·大雅·荡》:“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毛传:“作、祝,诅也。”
郑玄笺:“王与群臣乖争而相疑,日祝诅求其凶咎无极已。”
2.发誓。
《东观汉记·司马均传》:“诚信行乎州里,乡人有争曲直者,辄言敢祝少宾乎,心不直者终不敢祝也。”
III
chù
ㄔㄨˋ
〔《集韵》昌六切,入屋,昌。〕
古国名。
《竹书纪年》卷上:“﹝周平王﹞三年,齐人灭祝。”或以为即《尔雅·释地》之祝栗,邵晋涵《尔雅正义》谓为涿鹿之声转。参阅清郝懿行《尔雅义疏》。
阅读:1652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