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
简体显字的笔画:9画;繁體顯字筆畫:23畫。
(显,显)
xi·n
ㄒ〡ㄢˇ
〔《广韵》呼典切,上铣,晓。〕
“宪”的被通假字。
1.明;光明。
《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
孔传:“爽、显,皆明也。”
《诗·大雅·抑》:“无曰不显,莫予云觏。”
郑玄笺:“显,明也。”
孔颖达疏:“‘《释诂》……又云显,光也。’是显得为明也。”
2.显露;公开。
《北史·独孤信传》:“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过,逼令自尽于家。”
《新唐书·卓行传·阳城》:“城显语曰:‘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袁绍遣人招张绣,并与贾诩书结好。
绣欲许之,诩于绣坐上显谓绍使。”
胡三省注:“显者,明言之于稠人中也。”参见“显然”。
3.明显;显着。
《诗·周颂·维天之命》:“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逸周书·常训》:“哀乐不时,四徵不显,六极不服,八政不顺。”
南朝梁刘勰《文心凋龙·正纬》:“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
4.显扬。
《孟子·公孙丑上》:“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赵岐注:“晏子相景公以显名。”
《汉书·儒林传·张山拊》:“臣闻圣王尊师傅,褒贤俊,显有功,生则致其爵禄,死则异其礼諡。”
宋曾巩《本朝政要策·三司》:“天子尝召见其吏李浦等,问利害之理。
浦等言七十馀事,多见听纳……而浦遂试用显于世焉。”参见“显比”。
5.高贵;显赫。
《孟子·离娄下》:“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
朱熹集注:“显者,富贵人也。”
汉王充《论衡·自纪》:“世能知善,虽贱犹显。”
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尔祖未显时,归为尚书妇。”
6.表现;显示。
《诗·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
毛传:“显,见。”
《宋书·黄回传》:“氛沴克霁,狡谋方显。”
《水浒传》第十一回:“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一月十八》:“天光这时也慢慢显出了鱼肚白。”
7.表面,外面。
《荀子·天论》:“外内异表,隐显有常。”
王先谦集解:“隐显,即内外也。”
《韩非子·说难》:“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
陈奇猷集释引旧注:“所说之人,内阴为厚利,外阳为名高。”
8.旧时子孙尊美先人之称。参见“显考”、“显妣”。
9.更代;子孙相继。
《书·康诰》:“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
孙星衍疏:“显者,《释诂》云:‘代也。’天显,谓兄于天伦有代父之道。”
章炳麟《三与黄侃书》:“《释诂》:‘显,代也。’因念《周颂》言:‘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大雅》言:‘凡周之士,不显亦世。’‘显’并训代……有代之者,有嗣之者,故得无射,有代之者,故得奕世也。”
阅读:1415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