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緝

简体缉字的笔画:12画;繁體緝字筆畫:15畫。

(缉,缉)

I

ㄐ〡

ㄑ〡

〔《广韵》七入切,入缉,清。〕

1.析麻捻接成线。

《管子·轻重乙》:“大冬营室中,女事纺绩缉缕之所作也,此之谓冬之秋。”

唐刘言史《潇湘游》诗:“夷女采山蕉,缉纱浸江水。”

2.泛指搓捻。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夏服》:“又有蕉纱,乃闽中取芭蕉皮析缉为之。”

3.缝衣边。

《仪礼·丧服》:“斩者何?不缉也。”

4.今亦指一种针脚细密相连的缝纫法。如:那个慰问袋真好看,黑线缉口红镶边。

5.继续。

晋葛洪《抱朴子·官理》:“昔卫灵听圣言而数惊,秦孝闻高谈而睡寐,而欲缉隆平之化,牧良能之勳,犹却行以逐驰,适楚而首燕也。”

6.聚集。

《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立乎将卒之间,以缉华裔之众。”

李善注:“缉,会聚也。”

7.光明。参见“缉熙”。

8.见“缉缉”。

9.缉拿;搜捕。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南巡盛典》:“缉盗贼,赡穷困,以示太平。”

《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我们两个正是淮安军捕衙门的番当,缉了你这两个多月,你却逃在这里。”

II

ㄐ〡ˊ

〔《集韵》即入切,入缉,精。〕

通“辑”。

1.协调;和合。

《国语·晋语八》:“﹝士会﹞及为成师,居太傅,端刑法,缉训典,国无姦民。”

韦昭注:“缉,和也。”

《后汉书·陈蕃王允传赞》:“陈蕃芜室,志清天纲。人谋虽缉,幽运未当。”

李贤注:“缉,合也。”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综群言于至当,俾倚声一道,不致流为句读不缉之诗。”

2.收集;编辑。

南朝梁沉约《佛记序》:“适道已来,四十九载,妙应事多,宜加总缉,共成区畛。”

唐韩愈《招扬之罘》诗:“先王遗文章,缀缉实在余。”

3.编织;裁制。

晋王嘉《拾遗记·周》:“孟夏之时,凤、鹊皆脱易毛羽。聚鹊翅以为扇,缉凤羽以饰车盖也。”

唐权德舆《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知君始宁隐,还缉旧荷裳。”

宋梅尧臣《和民乐》:“大儿缉牛衣,小儿护鸡窠。”

宋李石《续博物志》卷十:“尧缉獬豸之皮以为帝帐。”

4.理;整治。

《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是时天步初夷,王途尚阻,元戎启行,衣冠未缉。”

吕延济注:“缉,理也。”

《北史·吕罗汉传》:“百姓颂之曰:‘时惟府君,克清克明,缉我荒土,人胥乐生。’”宋苏轼《私试策问》之二:“官事之不脩,民事之不缉,非其不能,不屑为之也。”

阅读:1013

●〖汉字〗緝(拼音版)

●〖汉字〗緝(繁體版)

⇚前一个汉字:緞

⇛后一个汉字:緛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