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
境字的笔画:14画;
jìng
ㄐ〡ㄥˋ
〔《广韵》居影切,上梗,见。〕
“竟”的被通假字。
1.疆界。
《国语·鲁语上》:“外臣之言不越境。”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二:“‘台儿庄胜利’的时候,军令部第二厅厅长徐培根曾来电话,说将有大批俘虏过境。”
2.地域;处所。
晋陶潜《饮酒》诗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宋欧阳修《再论置兵御贼札子》:“入州入县,如入无人之境。”
《水浒传》第三四回:“你祖代是将门之子,朝廷命官,教你做个知寨,掌握一境地方。”
3.境地;境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噉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唐韩愈《桃园图》诗:“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怳惚移于斯。”
《宋史·舒璘传》:“敝床疏席,总是佳趣;栉风沐雨,反为美境。”
《红楼梦》第一○三回:“学生自蒙慨赠到都,托庇获隽公车,受任贵乡,始知老先生超悟尘凡,飘举仙境。”
4.佛教指成为心意对象之世界。如尘境;色境;法境等。
明李贽《读若无母寄书》:“只听人言,不查你心,就是被境转了。被境转了,就是你不会安心处。”
清龚自珍《正〈大般若经〉》:“唐圭峰大师曰:‘《般若》诸经,一气数百非字,一气数百不字,一气数百无字。’夫佛一代时教,立此一门,显此一境,标此一谛。”
阅读:1619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