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
简体摊字的笔画:13画;繁體攤字筆畫:22畫。
(摊,摊)
tān
ㄊㄢ
〔《广韵》他干切,平寒,透。〕
1.平铺;展布。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于蓆上摊而曝乾。”
宋张鎡《南湖二亭落成》诗之二:“窗前细雨摊鱼网,壁上斜阳晒钓筒。”
《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桌上摊着一本帐。”
周立波《卜春秀》:“小脚婆子走出来,把两手一摊。”
2.分担,分派。
唐张九龄《处分十道朝集使敕》:“况在丰年,不能招缉,遂使户多虚挂,人苦均摊。”
《红楼梦》第三六回:“钱也赚够了,苦事情又摊不着。”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一:“原被事主,有理的摊四成,没理的摊六成。”
3.碰到,遇到。多指不如意的事情。吕剧《李二嫂改嫁》第二场:“就可惜年轻轻无依无靠,摊了个恶婆婆净折磨她。”
4.把柔软或煳状食物铺成片状进行煎烤。
明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各家用黍麵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麵和稀,摊为煎饼,名曰‘薰虫’。”
孙犁《白洋淀纪事·正月》:“到集上买了一串麻糖,十个柿子,回来自己又摊上几个炉糕儿。”
5.设在路旁、广场等处的简易售货处。
明陈世彭《〈元故宫遗录〉跋》:“予于万曆三十六年间,得于吴门书摊上。”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店前摆了一个摊,摊上面摆了几个不知隔了几天的旧烧饼。”
6.古代博戏名。
宋洪迈《容斋五笔·俗语有出》:“今人意钱赌博,皆以四数之,谓之‘摊’。”
《孽海花》第四回:“那人投他所好,和他摇了两夜摊。”参见“摊蒱”、“摊钱”。
7.弛缓;软弱无力;风瘫。今字多作“瘫”。
晋王叔和《脉经·平杂病》:“滑而浮散者摊缓风。”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歪着头避着,通红了面皮,筵席上软摊了半壁。”
元关汉卿《普天乐·崔张十六事·母亲变卦》曲:“眼睁睁把比目鱼分破,知他是命福如何,我这里软摊做一垛。”
《西游记》第四九回:“让他缠两日,性摊了回去时,我们却不自在受用唐僧也。”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摊……今人犹言风摊,俗字作瘫。摊乃借为弛字。”
沙汀《困兽记》二七:“他又踉踉跄跄退转来了,摊倒在椅子上。”
8.引申指倒塌。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天摊下来,自有长的撑住。”
9.通“滩”。见“摊簧”。
《尔雅·释天》“涒滩”唐陆德明释文:“滩或本作摊。”参见“摊簧”。
10.量词。表示概量。犹堆。
《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曆史歌谣选·长毛到渭南》:“先破城,后杀官,乡勇死了一大摊。”
柳青《铜墙铁壁》第二十章:“粮站左近等候的群众一摊一摊,比沙家店这小街遇集的日子还要人稠。”
阅读:1021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