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格

格字的笔画:10画;

I

ㄍㄜˊ

〔《广韵》古伯切,入陌,见。〕

〔《广韵》古落切,入铎,见。〕

1.来,至。

《书·舜典》:“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汝陟帝位。”

孔传:“格,来。”

《仪礼·士冠礼》:“孝友时格,永乃保之。”

郑玄注:“格,至也。”

《后汉书·班彪传》:“乘其命赐彤弧黄戚之威,用讨韦、顾、黎、崇之不格。”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十一:“此盖陛下恪祀事,追述三代,作新礼器,上体天道……天意感昭,神明降格。”

明方孝孺《杂着六·杂问》:“撝戈召宾,宾将格乎?”

2.感通;感动。

《书·说命下》:“佑我烈祖,格于皇天。”

南朝宋何承天《重答颜光禄》:“龙门九成,人鬼咸格。”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太原王功格天地,造济生民,赤心奉国,神明所知。”

宋陈师道《黄楼铭》:“诚格百神,可谓有功矣。”

清戴名世《李月桂家传》:“君尝曰:‘天下无不可感之民,无不可格之主。’”

3.上升。

《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孙星衍疏引《尔雅·释诂》:“格,陞也。”

4.纠正,匡正。

《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

孔颖达疏:“格其非妄之心。心有妄作则格正之。”

《孟子·离娄上》:“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赵岐注:“格,正也。”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师既绝物,愿见者足纔踵门,辄嫚骂,疏其隐讳,皆探其不闻于人者发之,无不惭退。虽不得见,耻心且格矣。”

太平天国洪仁玕《资政新篇》:“诚以此能格其邪心,宝其灵魂,化其愚蒙,宝其才德也。”

5.推究。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扫迷帚》第一回:“天可测,海可航,山可凿,道可通,万物可格,百事可为。”

6.指推测。

《关尹子·九药》:“古今之俗不同,东西南北之俗又不同,至于一家一身之善又不同,吾岂执一豫格后世哉!”参见“格物”。

7.量度,衡量。

《逸周书·五权》:“政有三机五权,汝敬格之哉!”朱右曾校释“格,量度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以诗礼之教,格朝廷之人,略无全行者。”

卢文弨补注:“格,犹裁也。”

宋苏辙《私试进士策问》之二七:“虽汉唐之隆,格之以商周之盛,盖已愧矣。”

《歧路灯》第六一回:“你不信,只到穴场,用罗经格一格,便知道错了几个字。”

8.击打;格斗。

《逸周书·武称》:“追戎无恪,穷寇不格。力倦气竭,乃易克。”

孔晁注:“格,斗也。”

《旧唐书·德宗纪下》:“二月丁亥,许州人李狗儿持杖入含元殿,击栏槛,又格擒者。”

宋王禹偁《刻石为丘行恭赞序》:“御马中于流矢,行恭乃下马拔箭,徒行格人,力卫乘舆。”

章炳麟《记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张继驰诣坛上,政闻社员持机格之。

金刚自后搤其肩,格者僵,继得上。”

9.谓冲激,激荡。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至灵王时,穀水盛出于王城西,,而南流合于洛,两水相格,有似于斗,而毁王城西南也。”

10.击杀,搏杀。

《新唐书·元德秀传》:“有盗繫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

清魏源《圣武记》卷一:“象升血战两日,砲尽矢竭,犹手格十数人乃死。”参见“格杀”。

11.抗拒,抵御。

《墨子·天志下》:“民之格者则劲拔之,不格者则係操而归。”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五国已亡,秦兵卒入临淄,民莫敢格者。”

《明史·熊廷弼传》:“广宁用马步列垒河上,以形势格之,缀敌全力。”

清毛祥麟《小刀会纪略》:“乃挥刃直前,公格以手,落一指。”

12.相匹敌。

《战国策·楚策一》:“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勐虎也,夫虎与羊不格明矣。”

鲍彪注:“格,犹敌。”

13.拘执。

《墨子·天志下》:“而况有踰于人之牆垣,抯格人之子女者乎?”孙诒让间诂引俞樾曰:“格人之子女,谓拘执人之子女。”

《北史·魏咸阳王禧传》:“俄而禧被禽,送华林都亭,着千斤锁格龙武,羽林掌卫之。”

14.限制,局限。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批亢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宋司马光《贡院定夺科场不用诗赋状》:“今之科场格之以辞赋,又不足以观言。”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九:“余意天然佳耦,欲配合之,而格于例,乃发官媒,免其笞。”

15.搁置;阻隔。

《史记·梁孝王世家》:“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后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于景帝,窦太后义格,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由此。”

宋贺铸《野步》诗:“津头微径望城斜,水落孤村格嫩沙。”

钱锺书注:“格,阻隔。”

清唐甄《潜书·权实》:“天下奚治?令行则治;天下奚不治?令不行则不治……格而不达,举而易废。”

孙中山《自传》:“不幸辛亥革命之役,忽视革命方略,置而不议,格而不行。”

16.法式;标准;规格。

《礼记·缁衣》:“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郑玄注:“格,旧法也。”

孙希旦集解:“有格则无踰矩之行。”

《后汉书·傅燮传》:“朝廷重其方格。”

李贤注:“格,犹标准也。”

《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作冢勿令深,一一依格,莫过度也。”

宋曾巩《本朝政要策·铨选》:“建隆初,定考判之制,着循资之格。”

谢觉哉《随手拈来》:“格,是标准,又叫规格,这就合格,那就不合格。”

17.条例;制度。

《北史·封述传》:“﹝述﹞为三公郎中,时增损旧事,为《麟趾新格》,其名法科条,皆述所删定。”

《新唐书·刑法志》:“唐之刑书有四:曰律、令、格、式……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

《朱子语类》卷一二八:“元丰中,执政安焘等上所定敕令。上喻焘曰:‘设于此而逆彼之至谓之格,设于此而使彼效之谓之式。’……格如五服制度,某亲当某服,某服当某时,各有限极,所谓设于此而逆彼之至之谓也。”

18.品格,格调。

南朝梁刘勰《文心凋龙·议对》:“亦各有美,风格存焉。”

唐贾岛《送贺兰上人》诗:“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唐王建《牡丹诗》云:‘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虽工而格卑。”

郑振铎《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赵孟坚的《墨兰图》,娟秀清高,已开启了元人的画格。”

19.木名。常绿乔木,羽状複叶,小叶卵形,花白色,荚果扁平。木材红褐色,坚硬耐湿,可供傢具、造船、建筑等用材。

《管子·地员》:“山之材,其草兢与蔷,其木乃格;凿之二七十四尺而至于泉。”一说格为“椵”的借字。参阅清俞樾《诸子平议·管子五》“其木乃格”。

20.树的长枝条。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夭蟜枝格,偃蹇杪颠。”

北周庾信《小园赋》:“草树溷淆,枝格相交。”

唐李吉甫《九日小园独谣赠门下武相公》诗:“舞丛新菊遍,绕格古藤垂。”

21.泛指长。

南朝梁刘勰《文心凋龙·章句》:“若夫笔句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

22.张网的木桩。

《庄子·胠箧》:“削格罗落罝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

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削格,所以施罗网也。”

唐李白《大猎赋》:“罝罘绵原,峭格掩路。”

23.支架。

《周礼·地官·牛人》“凡祭祀共其牛牲之互”汉郑玄注:“互,若今屠家县肉格。”

《梁书·王茂传》:“茂在江州,梦锺磬在格,无故自堕,心恶之。”

宋周必大《玉堂杂记》:“御前列金器,如砚匣、压石,笔格、煳校、水滴之属。”

元本高明《琵琶记·五娘书馆题诗》:“积金花玉版之笺,列锦纹铜绿之格。”

钱南扬校注:“格,阁笔之器,俗称笔架。”

24.木栅栏。

唐杜甫《潼关吏》诗:“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踰。”

仇兆鳌注:“战格即战栅。”

明高启《从军行》:“扬旌三道出,列格五营连。”

25.古代施酷刑的刑具。

《吕氏春秋·过理》:“糟丘、酒池、肉圃为格。”

高诱注:“格,以铜为之,布火其下,以人置上,人烂堕火而死。”

《史记·周本纪》:“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炮格之刑。”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狱吏将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

王先谦集解引惠栋曰:“高诱《淮南子》注云:‘格,搒床也。’”

26.箭靶子。

《淮南子·兵略训》:“射仪,度不得,则格的不中。”

高诱注:“格,射之椹质也。”

27.犁衡。

唐樊绰《蛮书·云南管内物产》:“每耕田用三尺犁,格长丈馀,两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牵牛,一佃人持按犁辕,一佃人秉耒。”

宋兆麟《西汉时期农业技术的发展》:“《蛮书》所谓的格,也就是二牛抬杠中的木杠。这个木杠又称犁衡。”

28.方框;格子。

唐杨炯《卧读书架赋》:“伊国工而尝巧,度山林以为格。”

宋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玉堂东承旨閤子窗格上有火燃处。”

鲁迅《呐喊·端午节》:“上海的书铺子,买稿要一个一个的算字,空格不算数。”

29.博戏“格五”的省称。亦指赌博戏。

30.中医学术语。脉象之一。谓阻格不通。

《难经·经脉诊候》:“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

31.指吐逆症。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阴全篇〉》:“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注:“经曰:格则吐逆。格者,吐逆之病名也。”

32.语言学术语。某些语言中的名词、代词等用词尾变化表示不同于其他词的语法关係。如俄语的名词、代词、形容词都有六个格。

33.逻辑学术语。指根据中项在大小前提中的位置而分三段论的不同形式。如:同格。

34.犹已,已经。参见“格是”。

35.方言。犹这。

《收穫》1981年第5期:“宝姑呀,你多拣菜吃,格碗菜特为你弄的嘛!”

36.方言。犹受,经受。参见“格不住”。

37.方言。助词。结构助词。犹的(de)。

《官场现形记》第八回:“上海格规矩才叫小姐,也有称先生格。”

《负曝闲谈》第十六回:“俚亦勿是钱大人格朋友,俚是金大少格朋友呀。”

38.方言。助词。语助词。昆剧《墙头马上》第二场:“啥格看神仙?看女眷是使勿得格,公子快点上马走,不要弄出点事体来。”

李季《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诗:“蓝格英英的天上遮乌云,哥有心看妹,听说妹妹嫁了人。”

39.量词。块。

清黄叔璥《台海使槎录·物产》:“凤邑盐埕一千三百二十一格,每格广狭不一,计丈定课。”

40.量词。项,件。

李准《李双双小传》:“可是你心里就没有把食堂办好这一格,还想着要出出头,那当然不会有那一天。”

41.通“辂”。

《晏子春秋·谏下二十》:“吾将左手拥格,右手棞心,立饿枯藁而死。”

张纯一校注引王念孙曰:“格,即辂字,谓柩车辕上横木所以属引者也……作格者,借字耳。”

42.土坚硬。

《管子·地员》:“五粟之土,乾而不格。”

郭沫若等集校引陈奂曰:“格,当读如挌。”

43.引申为强悍。参见“格虏”。

44.通“阁”。

《隶释·汉司隶校尉杨涣石门颂》:“或解高格,下就平易,行者欣然焉。”

王念孙曰:“格,即栈阁之阁。”见《读书杂志·汉隶拾遗》。

45.通“茖”。山葱。

《后汉书·马融传》:“其土毛则搉牧荐草,芳茹甘荼……桂荏、凫葵,格、韭、菹、于。”

李贤注:“《尔雅》曰:‘茖,山葱。’格与茖古字通。”

46.通“嘏”。参见“格命”。

47.姓。

汉有侍御史格班。

II

luò

ㄌㄨㄛˋ

〔《集韵》历各切,入铎,来。〕

1.村落。

《史记·酷吏列传》:“吏苛察,盗贼恶少年投缿购告言姦,置伯格长以牧司姦盗贼。”

裴駰集解引徐广曰:“古‘村落’字亦作‘格’。街陌屯落皆设督长也。”

司马贞索隐:“伯音阡陌,格音村落。言阡陌村落皆置长也。”

2.零落。

《淮南子·时则训》:“夏行春令,风;行秋令,芜;行冬令,格。”

刘文典集解引王引之曰:“格,读为落,谓夏行冬令,则草本零落也。格字从木各声,古读如各,格与落声相近而字相通。”

III

ㄍㄜ

见“格格”。

IV

ㄏㄜˋ

〔《集韵》曷各切,入铎,匣。〕

见“格泽”。

阅读:3781

●〖汉字〗格(拼音版)

●〖汉字〗格(繁體版)

⇚前一个汉字:栽

⇛后一个汉字:栻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