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遽

遽字的笔画:16画;

ㄐㄩˋ

〔《广韵》其据切,去御,群。〕

1.传车,驿马。

《国语·吴语》:“无姬姓之振也,徒遽来告。”

韦昭注:“遽,传车也。”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且使遽告于郑。”

杜预注:“遽,传车。”

宋沉遘《入内内侍省内东头供奉官曹宗吉可内殿崇班》:“故以轩闼之臣,乘遽往来以察之。”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然郑子产乘遽而至,则似单马骑矣。”

2.赶快,疾速。

《庄子·天地》:“厉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

成玄英疏:“遽,速也。”

《史记·魏世家》:“于是秦昭王遽为发兵救魏。”

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叶圣陶《夜》:“她吓得一跳,但随即省悟这声音极熟,一定是阿弟回来了,便遽地走去开门。”

3.仓猝;匆忙。

《左传·昭公五年》:“越大夫常寿过帅师会楚子于琐,闻吴师出,薳启彊帅师从之,遽不设备,吴人败诸鹊岸。”

汉刘向《说苑·杂言》:“梁相死,惠子欲之梁,渡河而遽堕水中,船人救之。船人曰:‘子欲何之而遽也?’”宋王安石《与郭祥正太博书》之四:“某启,近承屈顾,殊不得从容奉颜色,遽此为别,岂胜区区愧恨。”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

沉从文《月下小景·慷慨的王子》:“国王爱象,如爱儿女,若遽送人,事理不合。”

4.急迫;窘迫。

《文选·宋玉〈神女赋〉》:“礼不遑迄,辞不及究。愿假须臾,神女称遽。”

李善注:“遽,急也。”

《文选·扬雄〈羽猎赋〉》:“熊罴之挐玃,虎豹之凌遽。”

李善注引《说文》:“遽,窘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褚(褚裒)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县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

5.惶恐;惧怕。

《楚辞·九章·惜诵》:“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马茂元注:“骇遽,惊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

宋方勺《泊宅编》卷一:“靖康初,金人犯阙,黼正忧遽。”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毛髮直立,噤不敢语,雨稍止,即惶遽拜谢出,如脱虎口焉。”

6.发动;兴起。

《楚辞·大招》:“春气奋发,万物遽只。”

王逸注:“遽,犹竞也。言春阳气奋起,上帝发洩,和气温燠,万物蠢然,竞起而生,各欲滋茂,以言精魂亦宜奋发精明,令己盛壮也。”

蒋骥注:“遽,同蘧,动貌。

《庄子》所谓‘蘧然觉’也。言春气发生,而蛰虫昭苏,草木萌动也。”

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五:“所以关洛动南望之怀,獯夷遽北归之念。”

7.尽,完。

《广雅·释言》“腒,央也”清王念孙疏证:“腒,字或作渠,又作巨,又作遽。卷一云:央,尽也。卷四云:央,已也……诸书或言未央,或言未遽,或言未遽央,其义一也。”

晋左思《魏都赋》:“其夜未遽,庭燎晰晰。”

《隋书·音乐志中》:“缅追岁事,夜遽不宁。”参见“遽央”。

8.遂;就。

《墨子·公孟》:“虽子不得福,吾言何遽不善,而鬼神何遽不明?”

《后汉书·刘玄传》:“诸将识非更始声,出皆怨曰:‘成败未可知,遽自纵放若此!’”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且河西天险,百年无虞,若悉境内精兵,右招西域,北引匈奴以拒之,何遽知其不捷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以无回音,尚未致聘,何遽成礼?”

9.通“剧”。劳碌。

《孔子家语·五刑解》:“所谓礼不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故不责之以备礼也。”

《淮南子·诠言训》:“神劳于谋,智遽于事。”

俞樾《诸子平议·淮南内篇三》:“‘遽’读为‘剧’,《说文·力部》:劳,剧也。然则剧亦劳力。剧于事,谓劳于事也。‘遽’、‘剧’古通用。

《公羊·宣六年传》释文曰:‘剧’本作‘遽’。”

10.通“讵”。岂。

《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后人逢慈于阳城山头,因复逐之,遂入走羊群。

操知不可得,乃令就羊中告之曰:‘不复相杀,本试君术耳。’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李贤注:“言何遽如许为事。”

宋沉括《梦溪笔谈·异事》:“是时伯兄为京寺丞,衣绿无缘,遽有绯衣?”明袁宏道《答梅客生书》:“然尚不敢与有宋诸君子敌,遽敢望汉唐也?”

11.神话传说中的兽名。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射游枭,栎飞遽。”

郭璞注引张揖曰:“飞遽,天上神兽也,鹿头而龙身也。”

李善注:“高诱《淮南子注》:‘枭羊,山精也,似遽类。’高说是也。”

阅读:1026

●〖汉字〗遽(拼音版)

●〖汉字〗遽(繁體版)

⇚前一个汉字:遾

⇛后一个汉字:遼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