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蕩
(晃荡,晃荡)
I
亦作“晃盪”。
闪烁不定貌。
唐柳宗元《晋问》:“日出寒液,当空发耀,英精互绕,晃荡洞射。”
宋苏轼《过宜宾见夷中乱山》诗:“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
II
亦作“晃盪”。
1.形容空旷高远,空荡荡。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晋子夜冬歌》:“晃荡无四壁,严霜冻杀我。”
宋苏轼《巫山》诗:“晃荡天宇高,崩腾江水沸。”
2.摇曳;摇动。
唐张说《山夜听钟》诗:“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盪。”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权勿用﹞左手掮着个被套,右手把个大布袖子晃荡晃荡。”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枪声炮声喊声像狂风在吼,摇得山脉直晃荡。”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八章:“人和牲口都晃荡着树枝。”
3.逛;游荡。
康濯《春种秋收·灾难的明天》:“成天晃荡,一回来就吃,也不想想自个是个男子汉!”柯岩《特邀代表》:“一次,一人孩子逃跑了,和‘哥们儿’晃荡了几天。”
阅读:1212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