逡
逡字的笔画:10画;
I
qūn
ㄑㄩㄣ
〔《广韵》七伦切,平谆,清。〕
“遁”的被通假字。
1.退让;退避。
《汉书·公孙弘传》:“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逡。”
王先谦补注:“逡,退也。言群臣明退让之义也。”
《宋书·袁淑传》:“如有决罦漏网,逡窠逗穴,命淮汝戈船,遏其还迳,兖部劲卒,梗其归涂。”
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一:“草鞋塞在裤裆里,满神气地、又像作贼一般逡出店外。”
2.日月等星体运行的度次。
《方言》第十二:“日运为躔,月运为逡。”
钱绎笺疏:“按:古今之言历者,大率皆以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每日行一度,故一岁乃行一周天;月每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故一月则行一周天。是月行较日为疾。
郑注《大传》云:‘逡,疾也。’故月运为逡也。又按:躔与逡对文则异,散文则通。”
3.狡兔名。
4.通“骏”。急速。
《礼记·大传》:“遂率天下诸侯,执豆笾,逡奔走。”
郑玄注:“逡,疾也……《周颂》曰:‘逡奔走在庙。’”今《诗·周颂·清庙》作“骏”。
II
xùn
ㄒㄩㄣˋ
〔《集韵》须闰切,去稕,心。〕
逡遒。古县名。
汉置。属九江郡。故址在今安徽省宣州市境内。
《宋书·州郡志一》:“逡道令,汉作逡遒,晋作逡道,后分芜湖为境。”参阅《嘉庆一统志·宁国府二·逡遒故城》。
阅读:928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