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人

人字的筆畫:2畫;

rén

ㄖㄣˊ

〔《廣韻》如鄰切,平真,日。〕

“兒”的今字。

1.能製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並能用語言進行思維的高等動物。

《易·說卦》:“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唐劉禹錫《天論》上:“人之所能者,治萬物也。”

清俞正燮《癸巳類稿·誦佛經論上》:“人者,五行之秀,萬物之靈。”

太平天國洪秀全《原道覺世訓》:“天地之中人為貴,萬物之中人為靈。”

毛澤東《唯心歷史觀的破產》:“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

2.指特定的某種人或某個人。

《孟子·離婁上》:“人不足與適也,政不足與間也。”

孫奭疏:“孟子言小人在位,不能事君不足適責之也,所行政教亦不足間非也。”

《東觀漢記·城陽恭王祉傳》:“歲餘,遭旱,行縣,人持枯稻,自言稻皆枯,吏強責租。”

《人民日報》1953.11.1:“傑出的華巖,他是一個全材的畫人,尤擅長於花鳥畫。”

3.人材;傑出人物。

《左傳·文公十三年》:“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

《南史·徐陵傳》:“宣帝因置酒,舉杯屬陵曰:‘賞卿知人。’”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三:“耕有時名,會有司亦自奇其文,遂以冠蜀士。士亦皆以得人相賀。”

4.指人手,幹事的人。如:我這裏很缺人,你來幫忙吧!5.別人,他人。

《書·秦誓》:“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辭者,舌端之文,通己於人。”

明文徵明《本貫蘇州府沈周年八十三狀》:“然先生每聞時政得失,輒憂喜形於色,人以是知先生非終於忘世者。”

郭小川《正當山青水綠花開時》詩:“我們怎能不當機立斷,拯救阿拉伯兄弟?救人如救己。”

6.民,百姓。

《荀子·王制》:“王奪之人,霸奪之與,彊奪之地。奪之人者臣諸侯,奪之與者友諸侯,奪之地者敵諸侯。”

《後漢書·光武帝紀上》:“皇天上帝,後土神祇,眷顧降命,屬秀黎元,為人父母,秀不敢當。”

《新唐書·李密傳》:“今主昏於上,人怨於下,銳兵盡之遼海,和親絕於突厥,南巡流連,空棄關輔,此實劉項挺興之會。”

7.眾人;一般人。

明李東陽《麓堂詩話》:“人但知律詩起結之難,而不知轉語之難。”

《金瓶梅詞話》第九八回:“他兄弟在家開賭場,鬥雞養狗,人不敢惹他。”

8.指成年人。

《荀子·儒效》:“成王冠,成人。”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女年十三,男年八歲,未及成人。”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大男》:“又年餘,居然成人,研詰益頻,母乃緬述之。”

郭小川《在社會主義高潮中》詩:“現在我們長大成人了,該怎樣奮不顧身地,把祖國答報!”

9.指人的品性行為。

《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如:李光人不錯,大家樂意和他來往。

10.指人的名譽、面子。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四:“老孫頭認為叫人打過,是丟人的事,他不承認。”

11.人為,人造成的。

《莊子·秋水》:“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馬鼻,是謂人。”

清唐甄《潛書·性功》:“天災傷稼,人禍傷財。”

12.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觸到的一切社會現象。

《莊子·秋水》:“天在內,人在外,德在乎天。”

成玄英疏:“天然之性,韞之內心;人事所順,涉乎外跡。”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簡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於是召扁鵲。”

宋孔平仲《續世說·假譎》:“李抱真晚節好長生之術……凡服丹二萬丸,腹堅不食,將死,不知人者數日矣。”

13.塵世;人世。

《南史·隱逸傳上·孔淳之》:“法崇嘆曰:‘緬想人外三十年矣,今乃傾蓋於茲,不覺老之將至也。’”

《宣和遺事》後集:“日色已黑,路不可辨,狐貍悲嘯林麓間,微風細雨,殆不類人,鬼火縱橫,終無止宿。”

14.指男女間的性行為。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荒侯市人病不能為人。”

張守節正義:“言不能行人道。”

宋周煇《清波別誌》卷下:“某王幼子,年三十餘,不知人。”

15.指男女間發生性行為。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巧娘》:“適毛家小郎子,病閹,十八歲而不能人。”

16.人人;每人。

《史記·平準書》:“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

漢荀悅《漢紀·哀帝紀上》:“乃者,河南潁川郡水泛處,浸殺人民,遣光祿大夫循行,舉賜死者棺錢人三千。”

《陳書·世祖紀》:“鰥寡孤獨不能自存立者,賜穀人五斛。”

17.指人的身體。如:他這幾天人不舒服。

18.果核或果實的心子。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棗》:“《雜五行書》曰:‘服棗核中人二七枚,辟疾病,能常服棗核中人及其刺,百邪不復幹矣。’”

《說郛》卷二一引宋楊伯嵒《臆乘》:“俗稱果核中子曰人,或曰仁,相傳如此,於義未明。予謂當以人為是,蓋人者生意之所寓,謂百果得此以為發生之基。”

明王誌堅《表異錄·植物》:“蘇詩:‘秋霖暗豆莢,夏旱臒麥人。’《本草》:‘蕎麥取人作飯,食之下氣。’蓋麥之心曰‘人’。”

19.通“仁”。

《荀子·修身》:“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

王先謙集解引王引之曰:“人讀為仁。言其體則恭敬,其心則忠信,其術則禮義,其情則愛仁也。愛仁猶言仁愛。”

20.通“夷”。等夷。

《墨子·經下》:“止類以行人說在同。”

《雙劍誃諸子新證·墨子新證三》:“‘人’‘屍’古字通。‘屍’,古‘夷’字也。詳《莊子新證·大宗師》。又《尚同下》‘百姓為人’,即百姓為夷。夷謂等夷,言止者以行之等夷為類別也。故雲‘說在同’,亦即《易·繫辭》‘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之義。”

21.通“夷”。見“人方”。

22.姓。

明代有人傑。

阅读:4113

●人(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