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人字的笔画:2画;
rén
ㄖㄣˊ
〔《广韵》如邻切,平真,日。〕
“儿”的今字。
1.能製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用语言进行思维的高等动物。
《易·说卦》:“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唐刘禹锡《天论》上:“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诵佛经论上》:“人者,五行之秀,万物之灵。”
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觉世训》:“天地之中人为贵,万物之中人为灵。”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2.指特定的某种人或某个人。
《孟子·离娄上》:“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与间也。”
孙奭疏:“孟子言小人在位,不能事君不足适责之也,所行政教亦不足间非也。”
《东观汉记·城阳恭王祉传》:“岁馀,遭旱,行县,人持枯稻,自言稻皆枯,吏强责租。”
《人民日报》1953.11.1:“杰出的华岩,他是一个全材的画人,尤擅长于花鸟画。”
3.人材;杰出人物。
《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南史·徐陵传》:“宣帝因置酒,举杯属陵曰:‘赏卿知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耕有时名,会有司亦自奇其文,遂以冠蜀士。士亦皆以得人相贺。”
4.指人手,干事的人。如:我这里很缺人,你来帮忙吧!5.别人,他人。
《书·秦誓》:“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南朝梁刘勰《文心凋龙·书记》:“辞者,舌端之文,通己于人。”
明文徵明《本贯苏州府沉周年八十三状》:“然先生每闻时政得失,辄忧喜形于色,人以是知先生非终于忘世者。”
郭小川《正当山青水绿花开时》诗:“我们怎能不当机立断,拯救阿拉伯兄弟?救人如救己。”
6.民,百姓。
《荀子·王制》:“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彊夺之地。夺之人者臣诸侯,夺之与者友诸侯,夺之地者敌诸侯。”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顾降命,属秀黎元,为人父母,秀不敢当。”
《新唐书·李密传》:“今主昏于上,人怨于下,锐兵尽之辽海,和亲绝于突厥,南巡流连,空弃关辅,此实刘项挺兴之会。”
7.众人;一般人。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人但知律诗起结之难,而不知转语之难。”
《金瓶梅词话》第九八回:“他兄弟在家开赌场,斗鸡养狗,人不敢惹他。”
8.指成年人。
《荀子·儒效》:“成王冠,成人。”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大男》:“又年馀,居然成人,研诘益频,母乃缅述之。”
郭小川《在社会主义高潮中》诗:“现在我们长大成人了,该怎样奋不顾身地,把祖国答报!”
9.指人的品性行为。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如:李光人不错,大家乐意和他来往。
10.指人的名誉、面子。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四:“老孙头认为叫人打过,是丢人的事,他不承认。”
11.人为,人造成的。
《庄子·秋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马鼻,是谓人。”
清唐甄《潜书·性功》:“天灾伤稼,人祸伤财。”
12.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庄子·秋水》:“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
成玄英疏:“天然之性,韫之内心;人事所顺,涉乎外迹。”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
宋孔平仲《续世说·假谲》:“李抱真晚节好长生之术……凡服丹二万丸,腹坚不食,将死,不知人者数日矣。”
13.尘世;人世。
《南史·隐逸传上·孔淳之》:“法崇叹曰:‘缅想人外三十年矣,今乃倾盖于兹,不觉老之将至也。’”
《宣和遗事》后集:“日色已黑,路不可辨,狐狸悲啸林麓间,微风细雨,殆不类人,鬼火纵横,终无止宿。”
14.指男女间的性行为。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荒侯市人病不能为人。”
张守节正义:“言不能行人道。”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下:“某王幼子,年三十馀,不知人。”
15.指男女间发生性行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适毛家小郎子,病阉,十八岁而不能人。”
16.人人;每人。
《史记·平准书》:“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上》:“乃者,河南颍川郡水泛处,浸杀人民,遣光禄大夫循行,举赐死者棺钱人三千。”
《陈书·世祖纪》:“鳏寡孤独不能自存立者,赐穀人五斛。”
17.指人的身体。如:他这几天人不舒服。
18.果核或果实的心子。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枣》:“《杂五行书》曰:‘服枣核中人二七枚,辟疾病,能常服枣核中人及其刺,百邪不复干矣。’”
《说郛》卷二一引宋杨伯嵒《臆乘》:“俗称果核中子曰人,或曰仁,相传如此,于义未明。予谓当以人为是,盖人者生意之所寓,谓百果得此以为发生之基。”
明王志坚《表异录·植物》:“苏诗:‘秋霖暗豆荚,夏旱癯麦人。’《本草》:‘荞麦取人作饭,食之下气。’盖麦之心曰‘人’。”
19.通“仁”。
《荀子·修身》:“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
王先谦集解引王引之曰:“人读为仁。言其体则恭敬,其心则忠信,其术则礼义,其情则爱仁也。爱仁犹言仁爱。”
20.通“夷”。等夷。
《墨子·经下》:“止类以行人说在同。”
《双剑誃诸子新证·墨子新证三》:“‘人’‘尸’古字通。‘尸’,古‘夷’字也。详《庄子新证·大宗师》。又《尚同下》‘百姓为人’,即百姓为夷。夷谓等夷,言止者以行之等夷为类别也。故云‘说在同’,亦即《易·繫辞》‘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之义。”
21.通“夷”。见“人方”。
22.姓。
明代有人杰。
阅读:4111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