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
簡體諸字的筆畫:10畫;繁體諸字筆畫:15畫。
(諸,諸)
I
zhū
ㄓㄨ
〔《廣韻》章魚切,平魚,章。〕
1.辯,問辯。
《說文·言部》:“諸,辯也。”
張舜徽約註:“《爾雅·釋訓》:‘諸諸,辯也。’此即許書所本。”參見“諸問”。
2.別事詞。相當於“者”。
《禮記·郊特牲》:“不知神之所在,於彼乎?於此乎,或諸遠人乎?”
《左傳·僖公九年》:“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王引之《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上》:“今案:諸即者字也,者與諸古字通。
《郊特牲》曰:‘不知神之所在,於彼乎?於此乎?或諸遠人乎?’或諸即或者。”
3.眾;各個。
《詩·小雅·沔水》:“嗟我兄弟,邦人諸友,莫肯念亂,誰無父母!”
《禮記·祭統》:“夫義者所以濟誌也,諸德之發也。”
孔穎達疏:“諸,眾也。”
唐韓愈《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贈太尉許國公神道碑銘》:“諸老將皆自以為不及。”
許地山《空山靈雨·願》:“我願你作無邊寶華蓋,能普蔭一切諸有情。”
4.凡是。
《管子·輕重丁》:“諸從天子封於太山,禪於梁父者,必抱菁茅一束以為禪籍。”
馬非百新詮引許維遹曰:“諸,猶凡也。”
漢王符《潛夫論·斷訟》:“諸一女許數家,雖生十子,更百赦,勿令得蒙一還私家,則此姦絕矣。”
《明史·太祖紀二》:“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
5.別的;其他。
唐元稹《生春》詩:“年年最相惱,緣未有諸叢。”
宋楊萬裏《過楊村》詩:“石橋兩畔好人煙,匹似諸村別一川。”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田七郎》:“我諸無恐怖,徒以有老母在。”
6.猶庶。親屬的旁支。
《周禮·天官·宮正》:“國有故則令宿”鄭玄註“王之庶子職”唐賈公彥疏:“文雲庶子者,諸、庶一也。於諸侯即為庶子,於天子則為諸子。”參見“諸母”。
7.代詞。相當於“之”。用作賓語。
《左傳·文公元年》:“能事諸乎?”杜預註:“問能事職不。”
楊伯峻註:“‘諸’作‘之’字用。”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六:“吾在萬裏外,獨嘗聞諸,然又不得一識也。”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引子》:“他的事跡雖好,卻一直未能見諸於報章。”
8.代詞。相當於“其”。用作定語。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進善誅惡,絕諸本而已矣。”
9.介詞。相當於“於”。
《禮記·祭義》:“孝弟發諸朝廷,行乎道路。”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殷俗尚鬼,猶不聞以怪誕不經之事被諸聲樂,奏於廟堂。”
10.語助詞。表感嘆。
《詩·邶風·日月》:“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毛傳:“日乎月乎,照臨之也。”
11.語助詞。用於句中。
《論語·學而》:“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公羊傳·哀公六年》:“陳乞使人迎陽生於諸其家。”
清惲敬《小河馬氏譜序》:“其諸皆冒馬氏歟?”
12.代詞“之”和介詞“於”的合音。
《禮記·檀弓上》:“兄弟,吾哭諸廟。”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錄》卷下:“乃稽諸版籍,通校大數八年之賦,舉空名以斂之。”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戛劍生雜記》:“皆所身歷,非託諸空言也。”
13.代詞“之”和疑問語氣詞“乎”的合音。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君其禮焉!”唐張鷟《遊仙窟》:“豈敢在外談說,妄事加諸?”清吳騫《扶風傳信錄》:“仲仙謂素娥曰:‘我有情而來,彼不以情見待,盍去諸?’”
14.乾果。
15.通“都”。參見“諸頭”、“諸邊”。
16.古邑名。
春秋魯地。在今山東省諸城縣西南。
《春秋·莊公二十九年》:“城諸及防。”
楊伯峻註:“諸防皆魯邑。據《山東通誌》,諸故城在今山東省諸城縣西南三十裏,石屋山東北,濰河南。”
17.姓。
《廣韻》又正奢切,職余切。
漢代有諸於。見洪邁《容齋五筆》引漢應劭《風俗通》。
II
chú
ㄔㄨˊ
〔《字彙》常如切〕
蟾蜍。
《淮南子·說林訓》:“月照天下,蝕於詹諸。”
高誘註:“詹諸,月中蝦蟆,食月,故曰食於詹諸。”
《字彙·言部》:“諸,詹諸,蝦蟆也。
《六書正訛》別作蟾蜍,非。”
阅读:2264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