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敝

敝字的筆畫:11畫;

I

ㄅ〡ˋ

〔《廣韻》毗祭切,去祭,並。〕

1.破爛;破舊。

《易·井》:“甕敝漏。”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仁為人陰重不泄,常衣敝補衣溺褲,期為不絜清,以是得幸。”

葉聖陶《窮愁》:“阿母一襖,春間已敝,不與補綴,何堪著體?”

2.損壞;損害。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類對》:“不見夫齒乎,雖堅固足以相靡,舌柔順終以不敝。”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車夫》:“有車夫載重登坡,方極力時,一狼來嚙其臀。欲釋手,則貨敝身壓,忍痛推之。”

梁啟超《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第九章:“蓋供過求,時價劣經價,則供者必受敝。”

3.衰敗。

《禮記·禮運》:“刑肅而俗敝,則法無常。”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女,敝族也。”

杜預註:“敝,衰壞也。”

《新唐書·房玄齡傳》:“世方敝,裒刻窮之。”

《清史稿·禮誌一》:“自虞廷修五禮,兵休刑措……沿及漢唐,訖乎有明,救敝興雅,鹹依為的。”

4.失敗。

《左傳·僖公十年》:“帝許我罰有罪矣,敝於韓。”

杜預註:“敝,敗也。”

5.疲憊;困乏。

《左傳·襄公九年》:“許之盟而還師,以敝楚人。”

杜預註:“敝,罷也。”

《漢書·趙充國傳》:“充國度其必壞,欲罷騎兵屯田,以待其敝。”

宋沈作哲《寓簡》卷六:“人平居終日役役,敝心神,耗氣力,忿怒憂愁,頃刻不自樂。”

6.終;盡。

《左傳·襄公三十年》:“國之禍難,誰知所敝。”

王引之《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中》:“敝,猶終也,言不知禍難所終也。

《歸妹》象傳曰:‘君子以永知敝。’《緇衣》曰:‘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是敝與終同義。”

《素問·上古天真論》:“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

王冰註:“敝,盡也。”

7.丟棄,棄置。

《禮記·郊特牲》:“冠而敝之可也。”

陸德明釋文:“敝,棄也。”

明何景明《嚴治篇》:“敝車而單行,人不讓路矣。”

8.謙辭。

《左傳·隱公四年》:“敝邑以賦與陳蔡從,則衛國之願也。”

《史記·吳王濞列傳》:“敝國雖狹,地方三千裏。”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今晚權且在敝村住一晚,我們可以代張先生盡盡地主之誼。”

9.通“弊”。弊病;害處。

《尹文子·大道下》:“其敝在於不知乘權藉勢之異,而惟曰智能之同。”

《史記·商君列傳》:“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宋曾鞏《乞登對狀》:“陛下假之以玉色,獎之以德音,訪之以治天下之道,而及於當世之事,其敝安在?”

10.通“蔽”。遮擋;蒙蔽。

《墨子·經說下》:“足敝下光,故成景於上。”

《隋書·李密傳》:“密知化及糧且盡,因偽與和,以敝其眾。”

11.通“憋”。惡。參見“敝腸”。

12.衣袖。

《禮記·緇衣》:“茍有車必見其軾,茍有衣必見其敝。”

13.弓把。

《周禮·考工記·弓人》:“凡為弓,方其峻而高其柎,長其畏而薄其敝。”

鄭玄註引鄭司農曰:“敝,讀為蔽塞之敝,謂弓人所握持者。”

孫詒讓正義引戴震曰:“敝與柎皆弓把。”

14.姓。

春秋時齊有敝無存。見《左傳·定公九年》。

II

bié

ㄅ〡ㄝˊ

〔《集韻》蒲結切,入屑,並。〕

通“蹩”。

阅读:2314

●敝(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