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拾遺
【成語】:路不拾遺
【拼音】:lù bù shí yí
【解釋】: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示例】:夜不閉戶,~,四方瞻仰,稱為西方聖人。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一回
【近義詞】:夜不閉戶、路無拾遺
【語法】:作賓語、定語;形容社會風氣好
【英文】:no one picks up and pockets anything lost on the road
【日文】:道(みち)で人(ひと)が落とした物をだれも拾(ひろ)わない
【成語故事】:傳說很久以前一個婦人把給母親治病的錢裝進包袱,急匆匆回娘家看望母親。過武陽鎮時稍微歇息,不小心將包袱留在路邊。過了很久才想起自己的包袱掉了,急得直哭,人們告訴她武陽鎮的人是路不拾遺的,她趕忙回去找到了她的包袱
漢賈誼《新書·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遺,國無獄訟。”
唐鄭棨《開天傳信記》:“丁壯之人,不識兵器。路不拾遺,行者不囊糧。”
《三國演義》第八七回:“兩川之民,忻樂太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亦作“路無拾遺”。
《孔子家語·相魯》:“長幼異食,彊弱異任,男女別塗,路無拾遺。”
阅读:1591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