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虛入渾
【成語】:返虛入渾
【拼音】:fǎn xū rù hún
【解釋】:①指詩作空靈,入於渾然之境。②指人無知無識,渾渾噩噩。
【出處】: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雄渾》:“返虛入渾,積健為雄。”
【示例】:他們是~,他們是等於‘無’——世界上就等於沒有他們一樣。 ★郭沫若《塔·陽春別》
【近義詞】:
【反義詞】: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人或事物
(返虛入渾,返虛入渾)
1.謂詩作空靈,入於渾然之境。
郭紹虞集解:“渾,全也,渾成自然也。所謂真體內充,又堆砌不得,填實不得,板滯不得,所以必須復還空虛,才得入於混然之境。”
2.謂人無知無識,渾渾噩噩。
郭沫若《塔·陽春別》:“他們是返虛入渾,他們是等於‘無’--世界上就等於沒有他們一樣。”
阅读:1595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