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論世
【成語】:知人論世
【拼音】:zhī rén lùn shì
【解釋】:原指了解一個人並研究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現也指鑒別人物的好壞,議論世事的得失。
【出處】:《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示例】:不過倘要研究文學或某一作家,所謂“~”,那麽,足以應用的選本就很難得。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
【近義詞】:知人論事
【反義詞】:
【語法】:作謂語;指鑒別人物的好壞
(知人論世,知人論世)
1.《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趙岐註:“頌其詩……讀其書,猶恐未知古人高下,故論其世以別之也。”謂為了瞭解歷史人物而論述其有關時代背景。
清王昶《<湖海詩傳>序》:“以詩證史,有裨於知人論世。”
魯迅《<且介亭雜文>序言》:“分類有益於揣摩文章,編年有利於明白形勢,倘要知人論世,是非看編年的文集不可的。”
秦牧《長河浪花集·巡堤者的眼睛》:“掌握這點道理,不但巡視堤防、檢驗產品、欣賞藝術等場合時常用得上,就是對於知人論世,恐怕也不無好處。”
阅读:1434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