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裼

裼字的筆畫:13畫;

I

ㄒ〡

〔《廣韻》先擊切,入錫,心。〕

1.古行禮時,開出上服前襟,袒出上服左袖,以左袖插於前襟之右,而露出中衣。

《儀禮·聘禮》:“裼降立。”

鄭玄註:“裼者,免上衣見裼衣……凡襢裼者左。”

《禮記·玉藻》:“君子狐白裘,錦衣以裼之。”

鄭玄註:“袒而有衣曰裼。”參閱錢玄《三禮名物通釋·衣服·衣裳》。

2.謂裘上加裼衣。亦指裼衣。

《禮記·檀弓上》:“袪,裼之可也。”

鄭玄註:“裼,表裘也。”

孔穎達疏:“裼謂裘上又加衣也。”

《禮記·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

孔穎達疏:“裘之裼者,謂裘上加裼衣,裼衣上雖加他服,猶開露裼衣,見裼衣之美,以為敬也。”參見“裼衣”。

3.袒開或脫去上衣,露出身體。

《孟子·公孫醜上》:“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

《韓非子·初見秦》:“聞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鑪炭,斷死於前者皆是也。”

《史記·張儀列傳》:“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

司馬貞索隱:“裼,袒也,謂袒而見肉也。”

II

ㄊ〡ˋ

〔《集韻》他計切,去霽,透。〕

裹覆嬰兒的小被。

《詩·小雅·斯幹》:“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毛傳:“裼,褓也。”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八:“又《詩》雲:‘載衣之裼。’裼,即小兒褓衣。”

阅读:1079

●裼(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