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無立錐
【成語】:貧無立錐
【拼音】:pín wú lì zhuī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食貨誌》:“富者田連阡伯,貧者亡立錐之地。”
【示例】:媼夫姓殷,一子名富,善博,~。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薛慰娘》
【反義詞】:腰纏萬貫、金玉滿堂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十分貧窮
【英文】:dead poor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楚國王宮藝人優孟聽說前相國孫叔敖死後兒子過著十分清貧的生活,覺得過意不去,就穿戴孫叔敖的衣冠,模仿他的音容笑貌去見楚王,楚王即景生情,優孟趁機講述孫叔敖兒子貧無立錐之地,楚王深受感動,就重封孫叔敖的兒子
(貧無立錐,貧無立錐)
窮得連插個錐子的地方都沒有。比喻赤貧。語本《呂氏春秋·為欲》:“無立錐之地,至貧也。”
《漢書·食貨誌上》:“富者田連阡伯,貧者亡立錐之地。”
明歸有光《長興縣編審告示》:“乃又議將所謂豪民者優假之,而使單丁隻戶貧無立錐者,執縶箠楚而代之役,是誠非迂愚之所曉也。”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薛慰娘》:“一子名富,善博,貧無立錐。”
阅读:1942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