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窪

簡體窪字的筆畫:9畫;繁體窪字筆畫:14畫。

(參見窪)

I

ㄨㄚ

〔《廣韻》烏瓜切,平麻,影。〕

〔《廣韻》於佳切,平佳,影。〕

亦作“凹”。

1.深池。

《莊子·齊物論》:“山陵之畏隹,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窪者,似汙者。”

2.低凹。

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老子·道經》:“窪則盈,敝則新。”

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裏,攢蹙累積,莫得遯隱。”

孫犁《秀露集·書的夢》:“我從端村到新安城墻附近繞了繞,那裏地勢很窪,有些霧氣。”

3.張嘴貌。

《西遊記》第七五回:“小妖真個沖了半盆鹽湯,老怪一飲而乾,窪著口,著實一嘔。”

4.同“窪”。

II

guī

ㄍㄨㄟ

〔《廣韻》古攜切,平齊,見。〕

姓。

漢代有窪丹。見《後漢書》本傳。

簡體窪字的筆畫:9畫;繁體窪字筆畫:14畫。

(窪,窪)

ㄨㄚ

〔《廣韻》烏瓜切,平麻,影。〕

亦作“漥”。

1.低陷;凹下。

《老子》:“枉則直,窪則盈。”

朱謙之校釋:“‘窪’字,《道藏》、河上本作‘窊’,窪、窊字同,皆洿下低陷之義。”

唐韓愈《燕喜亭記》:“窪者為池,而缺者為洞,若有鬼神異物陰來相之。”

宋蘇軾《張近幾仲有龍尾子石硯以銅劍易之》詩:“我家銅劍如赤蛇,君家石硯蒼璧橢而窪。”

老舍《犧牲》:“他的臉是兩頭翹,中間窪,像個元寶筐兒。”

2.小水坑。

北齊劉晝《新論·妄瑕》:“牛躅之窪,不生魴魚。”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海公子》:“鼻血下註,流地上成窪。”

3.深。

唐白居易《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蘇州所寄太湖石奇狀絕倫》:“尖削瑯玕筍,窪剜馬瑙罍。”參見“窪池”。

阅读:1345

●窪(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