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
简体洼字的笔画:9画;繁體窪字筆畫:14畫。
(参见洼)
I
wā
ㄨㄚ
〔《广韵》乌瓜切,平麻,影。〕
〔《广韵》于佳切,平佳,影。〕
亦作“凹”。
1.深池。
《庄子·齐物论》:“山陵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2.低凹。
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老子·道经》:“洼则盈,敝则新。”
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遯隐。”
孙犁《秀露集·书的梦》:“我从端村到新安城墙附近绕了绕,那里地势很洼,有些雾气。”
3.张嘴貌。
《西游记》第七五回:“小妖真个冲了半盆盐汤,老怪一饮而乾,洼着口,着实一呕。”
4.同“洼”。
II
guī
ㄍㄨㄟ
〔《广韵》古携切,平齐,见。〕
姓。
汉代有洼丹。见《后汉书》本传。
简体洼字的笔画:9画;繁體窪字筆畫:14畫。
(洼,洼)
wā
ㄨㄚ
〔《广韵》乌瓜切,平麻,影。〕
亦作“漥”。
1.低陷;凹下。
《老子》:“枉则直,洼则盈。”
朱谦之校释:“‘洼’字,《道藏》、河上本作‘窊’,洼、窊字同,皆洿下低陷之义。”
唐韩愈《燕喜亭记》:“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
宋苏轼《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诗:“我家铜剑如赤蛇,君家石砚苍璧椭而洼。”
老舍《牺牲》:“他的脸是两头翘,中间洼,像个元宝筐儿。”
2.小水坑。
北齐刘昼《新论·妄瑕》:“牛躅之洼,不生鲂鱼。”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海公子》:“鼻血下注,流地上成洼。”
3.深。
唐白居易《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尖削琅玕笋,洼剜马瑙罍。”参见“洼池”。
阅读:1340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