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
鬲字的筆畫:10畫;
I
lì
ㄌ〡ˋ
〔《廣韻》郎擊切,入錫,來。〕
“翮”的被通假字。亦作“鎘”。
1.古代一種炊器。口圓,似鼎,三足中空而曲。陶製的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
殷周時,陶製的與青銅製的並存。
《周禮·考工記·陶人》:“鬲實五觳,厚半寸,脣寸。”
孫詒讓正義:“其用主於烹飪,與釜、鍑同。”
《漢書·郊祀誌上》:“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其空足曰鬲。”
顏師古註引蘇林曰:“鬲音歷。足中空不實者,名曰鬲也。”
2.指無足炊器。
《方言》第五:“鍑……吳揚之間謂之鬲。”
郭沫若《今昔集·論古代社會》:“鬲字是象形字,音如力,就是現在的沙鍋。”
3.古代喪禮用的一種陶器。
《儀禮·士喪禮》:“新盆、槃、瓶、廢敦、重鬲皆濯造於西階下。”
鄭玄註:“新此瓦器五種者,重死事。”
《禮記·喪大記》:“陶人出重鬲,管人受沐,乃煮之。”
孔穎達疏:“重鬲者,謂縣重之罌也,是瓦瓶,受三升。”
4.西周時對俘虜或奴隸的稱呼。
郭沫若《奴隸制時代·駁〈實庵字說〉》:“臣是家內奴隸,鬲是生產奴隸,生產奴隸是賤於家內奴隸的。”參見“人鬲”。
II
gé
ㄍㄜˊ
〔《廣韻》古核切,入麥,見。〕
1.針灸穴位名。在脊骨第七椎下兩旁。
《三國誌·魏誌·華佗傳》:“太祖苦頭風,每發,心亂目眩,佗針鬲,隨手而差。”
2.古國名。
鬲國。相傳為夏方國。
西漢於其地置鬲縣。在今山東省德州市附近。
《史記·曹相國世家》:“還定濟北郡,攻著、漯陰、平原、鬲、盧。”
《晉書·山濤傳》:“初,陳郡袁毅嘗為鬲令,貪濁而賂遺公卿,以求虛譽。”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東二·濟南府》:“鬲縣城,縣東十裏,古鬲國,郾姓咎繇之後。”
3.大車軛。
4.通“膈”。橫膈膜,在胸腔、腹腔之間。亦借指胸腹。
《素問·五臟生成論》:“心煩頭痛,病在鬲中。”
漢王充《論衡·效力》:“勉自什伯,鬲中嘔血。”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怪得題詩無俗話,十年肝鬲湛寒輝。”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楊大洪》:“時方食,含餔出問:‘有楊某否?’答雲:‘無。’不覺嗒然自喪,嚥食入鬲,遂成病塊,噎阻甚苦。”
5.通“隔”。阻隔。
《管子·明法解》:“人臣之力,能鬲君臣之閒而使美惡之情不揚。”
宋姜夔《解連環》詞:“送郎攜羽扇,那日鬲簾,半面曾記。”
章炳麟《訄書·官統中》:“況於舜世,東西固未鬲也。”
6.通“隔”。隔成的空欄或空框。即格子。
宋沈括《忘懷錄·行具二肩》:“右食匱一。竹為之二鬲,並底、蓋為四。”
明汪廷訥《獅吼記·冥遊》:“上有七層鐵網,下有十八鬲,鬲中有銅蛇。”
7.通“隔”。城墻上的土圍墩。
《墨子·備梯》:“三十步一殺,殺有一鬲,鬲厚十尺。”
孫詒讓間詁:“鬲當與隔通。與殺中為隔,以藏守圉之人及器具,又為門以備出擊敵也。”
岑仲勉簡註:“粵俗呼為‘隔頭’,北方或稱‘城爪子’,或稱‘墩’。”
III
è
ㄜˋ
〔《集韻》乙革切,入麥,影。〕
通“搹”。
以手扼物。
《儀禮·士喪禮》:“苴絰大鬲。”
鄭玄註:“鬲,搤也。”
賈公彥疏:“鬲是搤物之稱。”
阅读:1022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