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
簡體謂字的筆畫:11畫;繁體謂字筆畫:16畫。
(謂,謂)
wèi
ㄨㄟˋ
〔《廣韻》於貴切,去未,雲。〕
1.評論。
《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何晏集解:“謂者,評論之稱。”
《孟子·滕文公下》:“子謂薛居州,善士也。”
2.對……說;說。
《書·盤庚下》:“爾謂朕:‘曷震動萬民以遷?’”
《詩·召南·行露》:“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唐韓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驛途中見寄》詩:“相公謂禦史;勞子去自巡。”
《資治通鑒·唐昭宗天復二年》:“鏐謂諸子:‘孰能為田氏婿者?’”
3.引申為示意。
宋王偁《東都事略·朱勉傳》:“篙工柂師,陵轢郡縣,人以目相謂。”
4.意思指,說的是。
《左傳·文公二年》:“《詩》曰:‘問我諸姑,遂及伯姊。’君子曰:禮。謂其姊親而先姑也。”
楊樹達《詞詮》卷八:“﹝謂﹞言也。解釋時用之。”
《穀梁傳·僖公二年》:“語曰‘脣亡則齒寒’,其斯之謂歟!”
《後漢書·應劭傳》:“《書》曰‘刑罰時輕時重’,此之謂也。”
宋蘇軾《東坡誌林·雪堂問潘邠老》:“子之於道,膏粱文繡之謂也,得其上者耳。”
5.稱呼;叫做。
《孟子·梁惠王上》:“謂其臺曰靈臺,謂其沼曰靈沼。”
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六:“本朝都汴,謂洛陽為西京。”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介紹德國作家版畫展》:“這種藝術,現在謂之‘創作版畫’。”
6.名稱;稱謂。
《漢書·楊王孫傳》:“不加功於亡用,不損財於亡謂。”
顏師古註:“謂者,名稱也,亦指趣也。”
宋蘇軾《東坡誌林·雪堂問潘邠老》:“智存諸內,發而為言,則言有謂也;形而為行,則行有謂也。”
《新民晚報》1990.1.2.:“‘罐頭篤肉’(螺螄之謂,螺螄殼擬為罐頭,螺螄肉喻為肉)‘蔥油獨腳蟹’(發芽豆之謂,豆中挑出一芽,使如蟹足)等,這些下酒菜,被他這麽一形象化,便具引人魅力。”
7.以為;認為。
《書·泰誓中》:“謂己有天命,謂敬不足行。”
宋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竊謂在位之人才不足。”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異六·潁州道士》:“潁州一少年為邪所侵,疾入膏肓。家人謂不可活,置之路傍。”
8.意料;料想。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博士一夜共披尋之,達明,乃來謝曰:‘不謂玄成如此學也。’”
《資治通鑒·晉湣帝建興二年》:“且彼未謂將軍便能懸軍千裏取幽州也。”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獻五·朱忠莊公遺疏》:“我國家金甌全盛,不謂人心離散,財用困窮,一至於此!”
9.意思;意義。
《呂氏春秋·精諭》:“唯知言之謂者為可耳。”
陳奇猷校釋引陶鴻慶曰:“謂猶意也。‘知言之謂’者,聽言而知其意也。”
《孔叢子·論書》:“龍子以為教一而被以五刑,敢問何謂?”唐韓愈《雜詩》之四:“蛙黽鳴無謂,閤閤祗亂人。”
10.勸。
《詩·小雅·賓之初筵》:“式勿從謂,無俾大怠。”
高亨註:“式,發語詞。謂,勸也。勿從謂,勿從而勸之使更飲也。”
11.使;令。
《詩·小雅·出車》:“自天子所,謂我來矣。”
馬瑞辰通釋:“《廣雅》:‘謂,使也。’謂我來,即使我來也。”
高亨註:“謂,猶命,口頭命令。”
漢袁康《越絕書·請糴內傳》:“越王謂範蠡殺吳王,蠡曰:‘臣不敢殺主。’”
12.謂盡心竭力援助。
《呂氏春秋·開春》:“周厲之難,天子曠絕,而天下皆來謂矣。”
陳奇猷校釋:“洪頤煖曰:《釋詁》:‘謂,勤也’……勤即‘勤王’之勤,《晉語》‘秦人勤我’,韋註:‘勤,助也’。此文謂周厲之難,天子曠絕,於是天下諸侯皆來助王室也。”
13.當;合適。
章太炎《三與黃侃書》:“漢孝景皇帝詔曰:‘有罪者不伏罪,姦法為暴,甚無謂也!’又曰:‘縣丞,長吏也,奸法與盜盜,甚無謂也!’諸言無謂者,猶雲‘不當’。”
14.奈;如。
《詩·邶風·行露》:“天實為之,謂之何哉!”孔穎達疏:“天實為之,使我遭此君,我止當勤以事之,知復奈何哉!”
《戰國策·齊策一》:“雖惡於後王,吾獨謂先王何乎!”
《史記·孝文本紀》:“今縱不能博求天下賢聖有德之人而禪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謂天下何?”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二:“家大人曰:‘謂,猶如也,奈也。’”
15.如果;倘若。
漢劉向《新序·雜事五》:“君謂赦鳧須,顯出以為右,如鳧須之罪重也,君猶赦之,況有輕於鳧須者乎?”裴學海《古書虛字集釋》卷二:“﹝謂﹞如或之義。”
16.緣故。
漢劉向《說苑·修文》:“夫臣勇多則弒其君,子力多則殺其長,然而不敢者,惟禮之謂也。”
17.通“為”。因為。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瓠所貴者,謂其可以盛也。”
《亢倉子·君道》:“玉之所以難辨者,謂其有怪石也;金之所以難辨者,謂其有鋀石也。”
漢劉向《新序·雜事五》:“二世懼,入,將自殺。有一宦者從之,二世謂曰:‘何謂至於此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以君侯能供美膳,故來相過,何謂如此!”
18.通“為”。對;與。介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象。
《史記·鄭世家》:“晉於是欲得叔詹為僇。
鄭文公恐,不敢謂叔詹言。”
19.通“為”。是。
《易·小過》:“上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兇。是謂災眚。”
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二引王念孫曰:“謂,猶為也。”
漢王充《論衡·答佞》:“穿鑿垣牆,貍步鼠竊,莫如謂誰。”
裘錫圭《論衡劄記·為謂通用》:“﹝《答佞》﹞末句‘莫知謂誰’之‘謂’當讀為‘為’。”
20.通“為”。作為;成為。
《韓非子·解老》:“嗇之謂術也,生於道理。”
《韓非子·亡徵》:“知有謂可斷而弗敢行者可亡也。”
於省吾新證:“謂、為字通,本書習見……‘知有為可斷’五字句,言知有為而不敢為,知可斷而不敢斷,正與上文‘怯懾而弱守,蚤見而心柔懦’之義相應。此‘為’字讀平聲。”
21.通“為”。猶被。表示被動。
清毛奇齡《引經之不足據》:“必須搜討源流,字字質證,慎勿謂懸河之口所謾。”
22.通“會”。
《詩·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謂之!”馬瑞辰通釋:“又《爾雅·釋木》‘樸抱者謂’,謂,《釋文》引舍人本謂作‘彙’。知彙之可假作‘謂’,又可假作‘會’,則知謂之可假作‘會’。”
高亨註:“謂讀為‘彙’,聚會。”
23.通“誨”。
《晏子春秋·諫下十八》:“故節於身,謂於民。”
吳則虞集釋引劉師培校補:“《墨子·辟過篇》雲:‘故節於身誨於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此‘謂’字亦當作‘誨’。”
24.姓。
宋有謂準。見《萬姓統譜·去未》。
阅读:1416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