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家丘
【成語】:東家丘
【拼音】:dōng jiā qiū
【解釋】:丘:孔丘。孔子的西鄰不知孔子的學問,稱孔子為“東家丘”。指對人缺乏認識,缺乏了解。
【出處】:晉·陳壽《三國誌·魏誌·邴原傳》:“原從行,卒。”裴松之註引《邴原別傳》:“君乃舍之,躡屣千裏,所謂以鄭為東家丘者也。”
【示例】:
【近義詞】:
【反義詞】: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據《孔子家語》載,孔丘的西鄰不知孔丘的才學出眾,輕蔑地稱之為“東家丘”。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所以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
宋陳善《捫虱新話·傳記夫子神怪》:“夫子方無恙之日,伐木於宋,削跡於衛,窮於商周,阨於陳蔡,人以為是東家丘也。”後常用為才高而不被世人所識者的典故。
《三國誌·魏誌·邴原傳》“太祖征吳,原從行”裴松之註引《邴原別傳》:“崧曰:‘鄭君學覽古今,博聞彊識,鉤深致遠,誠學者之師模也。君乃舍之躡屣千裏,所謂以鄭為東家丘者也。’原曰:‘君謂僕以鄭為東家丘,君以僕為西家愚夫耶?’”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唐人選唐詩》:“余謂李杜諸人在今日則光芒萬丈矣,在當日亦東家丘耳。或遭擯棄,初不足怪。”亦省稱“東丘”。
唐嚴維《餘姚祗役奉簡鮑參軍》詩:“知己欲依何水部,鄉人今正賤東丘。”
阅读:1728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