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
麤字的筆畫:33畫;
cū
ㄘㄨ
〔《廣韻》倉胡切,平模,清。〕
亦作“蔍”。
1.行超遠。
《說文·麤部》:“麤,行超遠也。”
段玉裁註:“三鹿齊跳,行超遠之意。”
2.泛指出行。
北周衛元嵩《元包經·孟陽》:“輿之麤,辵之徂,股運於腹,婦歸於姑。”
蘇源明傳:“輿之麤,車之行也。”
李江註:“麤,行也。”
3.粗糙;粗劣。
《禮記·王制》:“布帛精麤不中數,幅廣狹不中量,不粥於市。”
唐韓愈《南溪始泛》詩之一:“石麤肆磨礪,波惡厭牽挽。”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記文》:“《詩》曰:‘為絺為綌。’蓋精者為絺,粗者為綌。”
清阮元《小滄浪筆談》卷三:“祠垣內西南隅,秦碑在焉,色沈黝,質甚麤而堅若鐵。”
4.粗疏;粗淺。
《列子·說符》:“若臯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而忘其外。”
宋陳亮《癸卯秋答朱元晦秘書熹書》:“此說雖粗,其理卻如此。”
清李漁《閑情偶寄·演習·授曲》:“雖然,山民善跋,水民善涉,術疏則巧者亦拙,業久則粗者亦精。”
5.大。粗強。
唐元稹《有鳥》詩之十二:“歸來仍占主人樹,腹飽巢高聲響麤。”
清孫枝蔚《送陸粲石之金陵省令兄繡聞時歸自關外》詩:“歸從邊塞形容老,敘到家園笑語麤。”
6.大。粗大;粗厚。
晉張華《博物誌》卷五:“左元放荒年法:擇大豆粗細調勻,必生熟按之,令有光,煙氣徹豆心內。”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二:“生得鄧虜淪敦著大肚,眼三角鼻大唇粗,額闊頦寬眉卓豎,一部赤髭鬚。”
明朱有燉《風月牡丹仙》第一摺:“看了那粗枝葉隨風隨風不定,閑花草多少無名。”
7.粗豪,豪壯。
唐杜甫《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禦》:“吐蕃憑陵氣頗麤,竇氏檢察應時須。”
元姚守中《粉蝶兒·牛訴冤》套曲:“一勇性天生膽氣粗,從不怕虎。”
清李漁《蜃中樓·龍戰》:“誰不知俺舊錢塘心性豪粗,便做道口如喑,發不出心頭怒。”
8.粗魯,粗野。
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卷中:“《漢書》:驢非驢馬非馬,龜茲王乃騾也。如此語粗甚,可削去也。”參見“麤中”。
9.粗鄙;粗賤。
南朝梁費昶《行路難》詩之一:“當年翻覆無常定,薄命為女何必麤。”
宋梅堯臣《王知章尉河內》詩:“漢朝吾遠祖,不道此官麤。”
10.粗略,大略。
《禮記·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陳言而伏,靜而正之,上弗知也;麤而翹之,又不急為也。”
鄭玄註:“麤猶疏也,微也。君不知己有善言正行,則觀色緣事而微翹發其意使知之。”
宋葉適《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見士大夫有稍慕潔修,麤能操守,輒以道學之名歸之。”
清姚鼐《〈述庵文鈔〉序》:“發而讀之,自謂麤能知先生用意之深。”
11.粗布。
《左傳·襄公十七年》:“齊晏桓子卒,晏嬰麤縗斬。”
杜預註:“麤,三升布。”
孔穎達疏:“鄭玄雲:布八十縷為升,然則《傳》以三升之布,布之最粗,故謂之粗也。”
楊伯峻註:“布以八十縷為一升,布幅寬二尺二寸(周尺,約合今四十四厘米),以三升,即二百四十縷織成,比之最細之布用三十升,即二千四百縷者,當極粗疏。”
《荀子·禮論》:“卑絻、黼黻、文織、資麤、衰絰、菲繐、菅屨,是吉兇憂愉之情發於衣服者也。”
楊倞註:“麤,麤布也。”
漢劉向《說苑·反質》:“吾觀國人之父母,衣麤食蔬,吾是以不敢。”
12.糙米;粗糧。
《左傳·哀公十三年》:“粱則無矣,麤則有之。”
楊伯峻註:“粱為細糧,麤為粗糧。”
《詩·大雅·召旻》“彼疏斯粺”漢鄭玄箋:“疏,麤也,謂糲米也。”
南朝梁王僧孺《棲玄寺雲法師碑》:“甘麤衣惡,棄厚安薄。”
13.草鞋、麻鞋之類。
漢王褒《僮約》:“織履作麤。”
《釋名·釋衣服》:“﹝履:﹞荊州人曰麤,絲麻韋草皆同名也。”
阅读:1058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