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厥詞
【成語】:大放厥詞
【拼音】:dà fàng jué cí
【解釋】:厥:其,他的;詞:文辭,言辭。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現用來指大發議論。
【出處】:唐·韓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瓊琚,大放厥詞。”
【示例】:也許他認定我年輕無知,才毫無顧慮地在我面前~。 ★郭良蕙《焦點》十
【近義詞】:大發議論、說長道短
【反義詞】:緘口結舌、默默無言
【語法】:作主語、謂語;指大發議論
【英文】:spout a stream of empty rhetoric
【日文】:大いに気炎 (きえん)を吐 (は)く,やだらに議論を吐く
【法文】:faire de grands discours erronés
【成語故事】:唐朝時期,柳宗元與劉禹錫主張革新,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後遷柳州刺史。他在官場上屢屢失意。但文學成就很高。文的意思" href="dictscitmbcm3qpz.html">散文說理透徹,山水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他死後,韓愈寫《祭柳子厚文》稱贊他:“玉佩瓊琚,大放厥詞。”
(大放厥詞,大放厥詞)
見“大放厥辭”。
阅读:1578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