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破血流
【成語】:頭破血流
【拼音】:tóu pò xuè liú
【解釋】:頭打破了,血流滿面。多用來形容慘敗。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四回:“照道士臉上一刮,可憐就打得頭破血流身倒地,皮開頸折腦漿傾。”
【反義詞】:馬到成功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多指失敗
【英文】:head broken and bleeding
【德文】:grün und blau geschlagen werden
【成語故事】:唐僧師徒西天取經,見道士押著和尚在幹活,悟空對道士說這些和尚是他的親戚,道士同意讓他放一個走,和尚都想逃出道士的控制。悟空要求道士把這500和尚都放了,道士不幹。悟空取出金箍棒把道士打得頭破血流,把和尚全部放走
(頭破血流,頭破血流)
唐呂道生《定命錄·桓臣範》:“其婢與夫相打,頭破血流。”
《西遊記》第四四回:“照道士臉上一刮,可憐就打得頭破血流身倒地,皮開頸折腦漿傾!”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裏》第二章:“某種人,隻有當他一次又一次碰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才能變得聰明一點。”亦作“頭破血淋”。
《醒世恒言·徐老僕義憤成家》:“常常打得皮開肉綻,頭破血淋,也再無一點退悔之念,一句怨恨之言。”
瞿秋白《文藝雜著續輯·<子夜>和國貨年》:“受降的主顧那麽多,又都是世界上的頭等惡霸,豈有不互相打得頭破血淋的道理。”
阅读:1430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