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隱若現
【成語】:若隱若現
【拼音】:ruò yǐn ruò xiàn
【解釋】:若:好像;隱:隱藏;現:顯現。好像隱藏不露,又好像顯現出來。形容隱隱約約,看不清楚的樣子。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五:“伸著頭往外張望,見兩盞紅燈,若隱若現。”
【示例】:李驚,方將詰問,則見其~,恍惚如煙霧,宛轉間已登榻。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珠兒》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記憶模糊
【英文】:partly hidden and partly visible
【日文】:みえがくれ,見えっ隠(かく)れつ
(若隱若現,若隱若現)
形容事物不清晰。
鄒韜奮《萍蹤寄語》五八:“岸線越離越遠了,漸漸地隻若隱若現地在遠處的渺茫中了。”
巴金《秋》五:“他常常以為他自己就靠著這些若隱若現的面貌在生活。”
魏巍《東方》第四部第八章:“在這個孤苦的盲老人的臉上,出現了若隱若現的笑容。”
阅读:1929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