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炮

炮字的筆畫:9畫;

(參見砲)

I

páo

ㄆㄠˊ

〔《廣韻》薄交切,平肴,並。〕

1.用爛泥塗裹食物置火中煨烤。

《詩·小雅·瓠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孔穎達疏:“並毛而炮之。”

《禮記·禮運》:“以炮以燔,以亨以炙。”

鄭玄註:“炮,裹燒之也。”

2.指徑將東西放在火中或帶火的灰裡煨熟。

《風俗通·皇霸·三皇》引《禮含文嘉》:“燧人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復腹疾。”

宋洪邁《夷堅乙誌·閩清異境》:“俄一人自外荷鉏至,架鉏於門上,趨近附火……袖中出芋十枚,炮熟,指其半與僧,自食其半。”

3.焚燒。

《左傳·昭公二十七年》:“令尹炮之,盡滅郤氏之族黨。”

孔穎達疏:“燔、炮、爇,皆是燒也。”

4.熱;燙。張逢春《海蘭》:“這炕燒的炮得慌,睡不著啊。”

5.中藥製法的一種。把生藥放在熱鐵鍋裡炒,使它焦黃爆裂。

宋洪邁《容齋四筆·雷公炮炙論》:“咳逆者,天雄炮過,以酒調一錢,匕服。”

6.通“庖”。廚師。參見“炮人”。

7.通“庖”。烹調。參見“炮犧”。

II

bāo

ㄅㄠ

1.一種烹調方法。將魚肉片等放在鍋或鐺中置於旺火上迅速攪拌。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脯臘》:“食時,洗卻鹽。煮、蒸、炮任意,美於常魚。”如:炮羊肉;炮豬肚。

2.烘焙。如:濕衣服擱在熱炕上,一會兒就炮幹了。

III

pào

ㄆㄠˋ

〔《廣韻》匹貌切,去效,滂。〕

1.火炮。古代的炮最早是用機械發射石頭的。火藥發明後,改用火藥發射鐵彈丸。今指口徑在二厘米以上,能發射炮彈的重型武器。火力強,射程遠。種類很多:有迫擊炮、榴彈炮、加農炮、高射炮等。

《清史稿·兵誌三》:“令江南機器局撥解新式快槍三千枝,快炮七尊。”

老舍《神拳》第四幕:“外面炮聲隆隆,隱隱有殺聲。”

2.爆竹。

梁實秋《過年》:“姑娘愛花,小子要炮。我卻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腳子,別人放鞭炮,我躲在屋裏捂著耳朵。”參見“炮仗”。

3.爆破土石等在鑿眼裡裝上炸藥後叫作炮。

阅读:1479

●炮(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