膾炙人口

ok8.org > 成語大全 > 膾炙人口

【成語】:膾炙人口

【拼音】:kuài zhì rén kǒu

【解釋】:膾:切細的肉;炙:烤熟的肉。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愛吃。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和稱贊和傳訟。

【出處】: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卷十:“如‘水聲常在耳,山色不離門’,又‘掃地樹留影,拂床琴有聲’……皆膾炙人口。”

【示例】:一部~的《國風》與《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詩歌合作中最美滿的成績。 ★聞一多《歌與詩》

【近義詞】:喜聞樂見、愛不釋手、交口稱譽

【反義詞】:平淡無味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作品

【英文】:win universal praise

【日文】:人口(じんこう)にかいしゃする

【法文】:être l'objet de l'admiration générale

【德文】:allgemeine Anerkennung finden

【成語故事】:孔子弟子曾與曾參為兩父子,曾死後,曾參為悼念父親曾而不吃羊棗。孟子的弟子公孫醜聽說後,就問孟子膾炙和羊哪個好吃孟子說當然是膾炙,公孫醜問為什麽曾子吃膾炙而不吃羊棗,孟子告訴他這是為了避諱而選擇的結果

(膾炙人口,膾炙人口)

美味人人喜愛。比喻好的詩文或事物為眾所稱。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載應不捷聲價日振》:“李濤,長沙人也,篇詠甚著,如‘水聲長在耳,山色不離門’……皆膾炙人口。”

宋周煇《清波雜誌》卷八:“賀方回、柳耆卿為文甚多,皆不傳於世,獨以樂章膾炙人口。”

元劉壎《隱居通議·詩歌三》:“集中詩如此者尚多,今姑采其膾炙人口者錄之。”

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回憶》五:“鄒容以無比的熱情歌頌了革命,他那犀利沈痛文章,一時膾炙人口,起了很大的鼓動作用。”

秦牧《花城》:“一年一度的廣州年宵花市,素來膾炙人口。”亦用作反語,諷刺壞事傳於眾口,深受斥責

《“五四”愛國運動資料·青島問題之由來》:“日本駐北京公使於一九一五年一月十八日向中國大總統提出二十一款之要求,頗令中國寒心。此項要求,現已膾炙人口。”

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三》:“清朝有滅族,有淩遲,卻沒有剝皮之刑,這是漢人應該慚愧的,但後來膾炙人口的虐政是文字獄。”

阅读:2570

●膾炙人口(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