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慶
(具慶,具慶)
1.《詩·小雅·楚茨》:“爾殽既將,莫怨具慶。”
鄭玄箋:“同姓之臣,無有怨者,而皆慶君,是其歡也。”後以“具慶”稱君臣同歡。
唐白居易《答百寮<謝許追遊集宴表>制》:“今四表無事,三農有年,思與群情,同其具慶。”
2.謂父母俱存。
《二程遺書》卷六:“人無父母,生日當倍悲痛,更安忍置酒張樂以為樂?若具慶者可矣。”
明宋濂《<望雲圖詩>序》:“人之壯年有大父母、父母俱存而號重慶者矣;下此,則父與母無故而號具慶者矣。”舊時填寫履歷,父母俱存者,書“具慶下”。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記》:“寶曆年中,楊嗣復相公具慶下,繼放兩榜。”
元劉壎《隱居通議·雜錄》:“鹹淳七年同年小錄……字鼎卿,小名鼎,小字技金,第鼎一,具慶下。”
3.指父母雙親。
金王若虛《恒山堂記》:“公以妙齡貴顯,而居具慶之下,日思所以奉二親之歡,謂可以備燕息而資觀覽者,莫若堂也。”
阅读:1667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