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ok8.org > 成語大全 > 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成語】: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拼音】:dào bù shí yí,yè bù bì hù

【解釋】:遺:遺失的東西;戶:門。東西丟在路上沒有人拾走,夜裏睡覺都不需要關門防盜。形容社會風氣好。

【出處】: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子產退而為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遺。”西漢·戴聖《禮記·禮運》:“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示例】:農會勢盛,地方牌賭禁絕,盜匪潛蹤。有些地方真個~。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近義詞】:

【反義詞】:

【語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社會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衛國人商鞅因逃難到秦國,主張法制國家,受到秦孝王的重用,他先後制定一系列新法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舊法,主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執法嚴明,不循私情。經過一段時間,秦國社安定,夜不閉戶,道不拾遺國力強盛

阅读:1698

●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