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性

性字的筆畫:8畫;

xìng

ㄒ〡ㄥˋ

〔《廣韻》息正切,去勁,心。〕

1.人的本性。

《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孔穎達疏:“若能成就此道者,是人之本性。”

《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劉寶楠正義:“人性相近,而習相遠。”

唐韓愈《原性》:“性也者,與生俱生也。”

宋司馬光《善惡混辨》:“夫性者,人之所受於天以生者也。”

2.泛指天賦,天性。

宋王安石《上執政書》:“鳥獸、魚鱉、昆蟲、草木,下所以養之,皆各得盡其性而不失也。”

清惲敬《〈大雲山房文稿二集〉敘錄》:“是故百家之敝,當折之以六藝;文集之衰,當起之以百家.其高下、遠近、華質,是又在乎人之所性焉。”

3.事物的性質或性能。

《孟子·告子上》:“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則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氣,用其五行。”

杜預註:“高下、剛柔,地之性也。”

《南史·張充傳》:“故金剛水柔,性之別也。”

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

4.現常用為名詞性後綴,表示思想感情、生活態度和一定的範疇等。如:人民性,彈性、歷史性事件、流行性感冒。

5.生命;生機。

《左傳·昭公八年》:“今宮室崇侈,民力彫盡,怨讟並作,莫保其性。”

杜預註:“性,命也。民不敢自保其性命。”

《呂氏春秋·本生》:“靡曼皓齒,鄭衛之音,務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

《漢書·公孫賀劉屈氂等傳贊》:“處非其位,行非其道,果隕其性,以及厥宗。”

顏師古註:“性,生也。”

宋辛棄疾《滿江紅·漢水東流》詞:“馬革裹屍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

6.性情,脾氣。

《國語·周語上》:“先王之於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

韋昭註:“性,情性也。”

《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

晉陶潛《歸園田居》詩:“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太平廣記》卷三六九引唐薛用弱《集異記·李楚賓》:“李楚賓者,楚人也,性剛傲,惟以畋獵為事。”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摺:“依著我性,則一下打出腦漿來。”

清李漁《奈何天·狡脫》:“他是極怕兇的,待我發起性來,他自然會轉去。”

7.指情緒。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女子性定,王生問他備細。”

8.身體;體質。

《呂氏春秋·壅塞》:“夫登山而視牛若羊,視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

高誘註:“性,猶體也。”

《史記·留侯世家》:“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穀,杜門不出歲餘。”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危坐一時,痹不得搖,性復多虱,把搔無已。”

宋葉適《辭免除寶謨閣直學士提舉鳳翔府上清太平宮狀》:“而某誌行雕落,問學空殫,性與年徂,材隨老盡。”

9.姿態。

《淮南子·修務訓》:“曼頰皓齒,形誇骨佳,不待脂粉芳澤,而性可說者,西施、陽文也。”

高誘註:“性,猶姿也。”

10.性別。如:男性、女性、雄性、雌性。

11.指與生殖、性欲有關的。

《浙江學刊》1989年第1期:“他反對一切對婦女的性奴役、性迫害、性玩弄,反對一切愚昧的性觀念和殘酷的性道德,呼籲以尊重婦女為原則的性解放。”如:性器官、性行為。

12.佛教語。指事物的本質。與“相”相對。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十八空》:“性言其體,相言可識……如火,熱是其性,煙是其相。”

阅读:2945

●性(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