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放厥辭

ok8.org > 成語大全 > 大放厥辭

【成語】:大放厥辭

【拼音】:dà fàng jué cí

【解釋】:指寫出大量優美的辭章。

【出處】:唐·韓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瓊琚,大放厥辭,富貴無能,磨滅誰紀?”

【示例】:他又在~鼓吹“臺獨”

【近義詞】:大放厥詞

【反義詞】:默默無言

【語法】:作謂語、賓語;指大發議論

【英文】:have a big mouth

【成語故事】:唐朝時期,柳宗元與劉禹錫主張革新,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後遷柳州刺史。他在官場屢屢失意。但文學成就很高。文的意思" href="dictscitmbcm3qpz.html">散文說理透徹,山水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他死後,韓愈寫《祭柳子厚文》稱贊他:“玉佩瓊琚,大放厥詞。”

(大放厥辭,大放厥辭)

亦作“大放厥詞”。

1.謂寫出大量優美的辭章。

唐韓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瓊琚,大放厥辭。”

宋樓鑰《辭免落致仕除翰林士的意思" href="dictscitm5mc2qjy.html">學士狀》:“伏望皇帝陛下,俯察忱衷,別求髦俊,俾司是職,大放厥辭。”

清趙翼《甌北詩話·蘇東坡詩》:“以文為詩,自昌黎始;至東坡益大放厥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

2.大發議論(今多含貶義)。

中山《革命原起》:“數年之間,每於學課餘暇,皆致力於革命之鼓吹,常往來於香港、澳門之間,大放厥詞,無所忌諱。”

鄒韜奮《患難餘生記》第二章:“隻根據國民黨‘摩擦專家’的單面報告,大放厥詞,置對方將領的無數報告事實不顧完全抹煞,一字不提。”

阅读:1552

●大放厥辭(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