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類拔萃
【拼音】:chū lèi bá cuì
【解釋】: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處】:《孟子·公孫醜上》:“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示例】:而在那海一樣的人民當中,到處都有~的勞動英雄,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當中開出的鮮艷花朵。 ★楊朔《迎春詞》
【近義詞】:鶴立雞群、超群絕倫
【反義詞】:濫竽充數、碌碌無能
【歇後語】:雞群裏的鴨;花園中的牡丹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人或事物
【英文】:the pick of the bunch
【日文】:拔群(ばっぐん)だ,ずばぬけている
【法文】:surpasser tous les autres
【德文】::ausgezeichnet
【俄文】:из ряда вон выходящий
【成語故事】:公孫醜向老師孟子請教孔子與伯夷、伊尹的人格問題,孟子告訴他。孔子足以使天下太平,因為他看到一個國家的禮制就明白它的政治,聖人的能力要大大超出平民的,孔子的道理可以千古流傳,德行可以與天地相比
《孟子·公孫醜上》:“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申指同類叢聚。後以“出類拔萃”形容卓越出眾,不同一般。
《紅樓夢》第四九回:“其中又見林黛玉是個出類拔萃的,便更與黛玉親敬異常。”
楊朔《迎春詞》:“在那海一樣的人民當中,到處都有出類拔萃的勞動英雄,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當中開出的鮮艷花朵。”亦作“出群拔萃”。
唐韓愈《與崔群書》:“誠知足下出群拔萃,無謂僕何從而得之也。”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八》:“但當以理為主,理得而辭順,文章自然出群拔萃。”
阅读:3597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