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幌

幌字的筆畫:13畫;

hu·ng

ㄏㄨㄤˇ

〔《廣韻》胡廣切,上蕩,匣。〕

1.簾幔。多以絲帛或布做成。

《文選·張協〈七命〉》:“重殿叠起,交綺對幌。”

李善註引《文字集略》曰:“幌,以帛明窗也。”按,《晉書·張協傳》作“榥”。

唐杜甫《月夜》詩:“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

宋蘇轍《葺東齋》詩:“圖書易新幌,幾杖移故處。”

《花月痕》第四五回:“沈沈綺閣幌雙垂,頻蔔歸期未有期。”

2.指酒旗。舊時酒家的標識。

唐陸龜蒙《和初冬偶作》詩:“小爐低幌還遮掩,酒滴灰香似去年。”

3.無事遊蕩。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詮俗》:“無事遨翔曰蹌,或曰幌。”

4.揮動;搖晃。

《西遊記》第三回:“猴王惱起性來,耳中掣出寶貝,幌一幌,碗來粗細;略舉手,把兩個勾死人打為肉醬。”

《鏡花緣》第五四回:“隻飲得前仰後合,身子亂幌。”

張天翼《兒女們》二:“廣川伯伯眼前浮出田大瘸子的影子--一拐一拐地幌著。”

阅读:1265

●幌(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