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錘

簡體錘字的筆畫:13畫;繁體錘字筆畫:16畫。

(參見錘,鎚)

簡體錘字的筆畫:13畫;繁體錘字筆畫:16畫。

(錘,錘)

chuí

ㄔㄨㄟˊ

〔《廣韻》直垂切,平支,澄。〕

〔《廣韻》馳偽切,去真,澄。〕

亦作“鎚”。

1.重量單位。其重若幹,說法不一。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司空》:“一脂、攻間車一兩(輛),用膠一兩、脂二錘。”整理小組註:“錘,重量單位,相當八銖,即三分之一兩。見《說文》及《淮南子·說山》註。”

《淮南子·詮言訓》:“雖割國之錙錘以事人。”

高誘註:“六兩曰錙,倍錙曰錘。”

《一切經音義》卷七五引漢應劭《風俗通》:“銖六則錘。”

2.亦作“鎚”。秤砣。

《周禮·考工記·玉人》:“駔琮五寸,宗後以為權。”

鄭玄註引漢鄭司農曰:“以為稱錘,以起量。”

唐寒山《詩》之一三五:“秤鎚落東海,到底始知休。”

元無名氏《東南紀聞》卷三:“一日,至縣下十裏外曰牢橋小鹺鋪中,見鋪家用一稱錘,如冶鐵,如土硃石。”

3.亦作“鎚”。錘子;榔頭。

漢王充《論衡·辨祟》:“夫使食口十人居一宅之中,不動钁錘,不更居處,祠犯嫁娶,皆擇吉日,從春至冬,不犯忌諱,則夫十人比至百年,能不死乎?”晉葛洪《抱樸子·仙藥》:“以鐵鎚鍛其頭數千下乃死。”

宋蘇軾《答呂梁仲屯田》詩:“付君萬指伐頑石,千鎚雷動蒼山根。”

《花城》1981年第3期:“她和工人們一塊掄起大錘鍛打爐口、爐條和道釘。”

4.亦作“鎚”。古兵器之一,頂端有金屬球形重物,用以打擊。

唐駱賓王《詠懷》:“寶劍思存楚,金鎚許報韓。”

《元史·奸臣傳·阿合馬》:“有益都千戶王著者,素誌疾惡,因人心憤怨,密鑄大銅鎚,自誓願擊阿合馬首。”

5.亦作“鎚”。鍛打;敲擊。

《宋書·朱超石傳》:“乃斷鎙長三四尺,以鎚鎚之。”

宋劉過《湖學別蘇召叟》詩:“委身入鑪錘,顧此金百鍊。”

明於謙《石灰吟》:“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丁玲《母親》一:“錘死你不值,可不要連累我。”

6.錘形物。

《藝文類聚》卷四四引晉王廙《笙賦》:“弱舌紙薄,鉛錘內藏。”

唐陸龜蒙《頃自桐江得一釣車以襲美樂煙波之思因出以為玩俄辱三篇復抒酬答》詩之一:“曾招漁侶下清潯,獨繭初隨一錘深。”

魯迅《故事新編·奔月》:“你得賠我兩柄鋤頭,三個紡錘。”

7.通“垂”。下垂;掛。

《鄧析子·無厚》:“不治其本而務其末,譬如拯溺錘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8.通“垂”。半。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晉國之辭仕託者,國之錘。”

陳奇猷集釋:“疑古本止作‘垂’……國之垂,猶邑之半,垂亦半也。”

阅读:1312

●錘(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