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字的筆畫:1畫;
yī
〡
〔《廣韻》於悉切,入質,影。〕
1.數詞。大寫作“壹”。最小的正整數。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數量。
《詩·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論語·公冶長》:“﹝子貢﹞對曰:‘賜(子貢)也,何敢望回(顏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唐韓愈《送石處士序》:“先生居嵩邙瀍穀之閒,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
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吾一瓶一缽足矣。”
2.序數的第一位。
《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漢書·鮑宣傳》:“凡民有七亡:陰陽不和,水旱為災,一亡也。”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匡超人﹞考過,宗師著實稱贊,取在一等第一。”
魯迅《吶喊·明天》:“原來魯鎮是僻靜地方,還有些古風:不上一更,大家便都關門睡覺。”
3.若幹分中的一分或整數以外的零頭。
《左傳·隱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文選·陸機〈嘆逝賦〉》:“顧舊要於遺存,得十一於千百。”
李善註:“十一者,謂通千百而計之,十分而得其一。”
唐韓愈《別知賦》:“惟知心之難得,斯百一而為收。”
宋洪邁《容齋隨筆·俗語有所本》:“俗語謂錢一貫有畸曰千一、千二,米一石有畸曰石一、石二,長一丈有畸曰丈一、丈二之類。”
4.表示一部份。
《呂氏春秋·舉難》:“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擇務而貴取一也。”
高誘註:“一分。”
5.表示動作一次或短暫。
《宋書·戴顒傳》:“綏(王綏)曰:‘聞卿善琴,試欲一聽。’”
《三國演義》第一○六回:“勝(李勝)曰:‘乞紙筆一用。’”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書生得了科名,難道不該歸來會一會宗族鄰裏,這也罷,父母墳墓邊也不該去拜見一拜見的?”丁西林《一隻馬蜂》:“這幾天太陽已經很利害,不如叫他們先把南房裏的皮衣,拿出來曬一曬。”
毛澤東《實踐論》:“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
6.某一個。
漢劉向《列仙傳·騎龍鳴》:“一旦騎龍來遊亭下,語雲馮伯昌孫也。”
《三國演義》第九二回:“忽見一人自正南而來,口稱有機密事。”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狼》:“一屠暮行,為狼所逼。”
毛澤東《矛盾論》一:“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主張從事物的內部、從一事物對他事物的關係去研究事物的發展。”
7.每個。
《三國演義》第二七回:“一人一個火把。”如:班上有五十位同學,一人發五本練習簿。
8.全;滿。
《禮記·雜記下》:“一國之人皆若狂,賜(子貢)未知其樂也。”
唐王建《宮詞》之六一:“內宴初秋入二更,殿前燈火一天明。”
唐蔣防《霍小玉傳》:“一家驚喜,聲聞於外。”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此時嚴蕊之名布滿一郡。”
9.相同;一樣。
《孟子·離婁下》:“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趙岐註:“言聖人之度量同也。”
《淮南子·說山訓》:“所行則異,所歸則一。”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孟子·梁惠王下篇七》:“經、權一也,因事之常變而分爾。”
周而復《印第安人》:“首先要弄清楚哥倫布到達美洲時,有多少印第安人?各家說法不一。”
10.齊一;聯合。
《戰國策·秦策一》:“諸侯不可一,猶連雞之不能俱止於棲之明矣。”
《史記·蘇秦列傳》:“故竊為大王計,莫如一韓、魏、齊、楚、燕、趙以從親,以畔秦。”
11.指聯合而成的整體。
《戰國策·秦策五》:“四國為一,將以攻秦。”
漢賈誼《過秦論》:“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12.統一。
《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朱熹集註:“王問列國分爭,天下當何所定,孟子對以必合於一,然後定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唐杜牧《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
明胡應麟《詩藪·雜編·遺逸下》:“其後卒雄據中華,幾一宇內,即數歌詞可徵。”
13.專一。
《荀子·勸學》:“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宋周密《齊東野語·齋不茹葷必變食》:“一其心誌,潔其氣體,以與神明交,未嘗不飲酒不茹葷也。”
14.謂獨力統理。
《後漢書·馮緄傳》:“進赴之宜,權時之策,將軍一之,出郊之事,不復內禦。”
李賢註:“一,猶專也,言出郊以外,不復由內制禦也。”
15.純一不雜。
《管子·水地》:“故水一則人心正,水清則民心易。”
尹知章註:“一,謂不雜。”
南朝宋何承天《重答顏永嘉書》:“蹲膜揖讓,終不並立,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16.初;開始。
《孟子·梁惠王下》:“《書》曰:‘湯一征,自葛始。’”趙岐註:“言湯初征,自葛始。”
《西遊記》第十八回:“我一來時,曾與他講過。”
老舍《正紅旗下》二:“但是,從我一記事兒起,直到她去世,我總以為她在二三十歲的時節,必定和我大姐同樣俊秀。”
17.另一。
《三國誌·魏誌·武帝紀》:“姓曹,諱操”裴松之註引《曹瞞傳》:“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
南朝梁元帝《金樓子·興王》:“時許耳之子名曰由,字道開,一字武仲。”
18.獨。
《方言》第十二:“一,蜀也,南楚謂之獨。”
郭璞註:“蜀,猶獨耳。”
南朝梁蕭統《示雲麾弟》:詩:“爾登陟兮一長望,理化顧兮忽憶予。”
唐杜甫《秦州雜詩》之七:“煙塵一長望,衰颯正摧顏。”一,一本作“獨”。
元薩都剌《宿經山寺》詩之一:“野人一宿經山寺,十裏松聲半夜潮。”
19.或者。
《左傳·昭公元年》:“疆埸之邑,一彼一此,何常之有?”
《莊子·應帝王》:“泰氏其臥徐徐,其覺於於,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
成玄英疏:“或牛或馬,隨人呼召。”
20.副詞。都;一概。表示總括。
《書·金縢》:“乃蔔三龜,一習吉。”
孔穎達疏:“用三王之龜蔔,一皆相因而吉。”
《詩·邶風·北門》:“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
朱熹註:“一,猶皆也。”
《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
唐韓愈《毛穎傳》:“又善隨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隨其人。”
21.副詞。很;甚。表示程度。
《莊子·大宗師》:“顏回問仲尼曰:孟孫才其母死,哭泣無涕,中心不戚,居喪不哀。無是三者,以善處喪蓋魯國。固有無其實而得其名者乎?回一怪之。”
孫經世《經傳釋詞補》:“回一怪之,言甚怪之也。”
《晏子春秋·諫上九》:“寡人一樂之,是欲祿之以萬鍾,其足乎?”孫經世《經傳釋詞補》:“一樂,即甚說也。”
22.副詞。一直;始終。表示動作不間斷,情況不改變。
《淮南子·說林訓》:“尾生之信,不如隨牛之誕,而況一不信者乎!”高誘註:“一,猶常也。”
唐韓愈《唐故國子司業竇公墓誌銘》:“公待我一以朋友,不以幼壯先後致異。”參見“一行”。
23.副詞。乃;竟然。表示出於意料。
《呂氏春秋·知士》:“宣王太息動於顏色曰:靜郭君之於寡人,一至此乎!”高誘註:“一,猶乃也。”
《史記·範雎蔡澤列傳》:“須賈意哀之,留與坐飲食,曰:‘範叔一寒如此哉?’”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孫中山《統一中國非出兵北伐不為功》:“其甚者尤以決堤而淹斃無辜人民,滅絕人道,一至於此!”
24.副詞。一旦;一經。
《禮記·文王世子》:“是故古之人,一舉事而眾皆知其德之備也。”
《漢書·文帝紀》:“歲一不登,民有飢色。”
唐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
楊朔《鐵騎兵》一:“一過雁門關,氣候顯然不同了。”
25.副詞。猶一一。參見“一聽”、“不一”。
26.連詞。與“便”或“就”連用,表示兩種動作時間上的前後緊接。
《儒林外史》第一回:“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捨著性命去求他。”
魯迅《仿徨·孤獨者》:“我們的大良們也很喜歡和他玩,一有空,便都到他的屋裏去。”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和小二黑年紀相仿的孩子們,一跟小二黑生了氣,就連聲喊道:‘不宜栽種!不宜栽種!’”
27.助詞。表示加強語氣。
《管子·霸形》:“今楚王之善寡人一甚矣!”
《後漢書·何進傳》:“將軍宜一為天下除患,名垂後世。”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張大道:‘且說說看。’一竟自去了。”參見“一何”。
28.哲學用語。我國古代思想家用以稱宇宙萬物的原始狀態。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莊子·天地》:“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
《淮南子·原道訓》:“道者,一立而萬物生矣,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際天地。”
29.我國傳統樂譜工尺譜所用記音符號之一。
《宋史·樂誌十七》:“夾鐘、姑洗用‘一’字。”
《遼史·樂誌》:“各調之中,度曲協音,其聲凡十,曰: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
30.漢字筆形之一。稱“橫”。
31.姓。
明有一炫宗,靈壽縣丞。
阅读:3389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