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
簡體蠱字的筆畫:11畫;繁體蠱字筆畫:23畫。
(蠱,蠱)
I
g·
ㄍㄨˇ
〔《廣韻》公戶切,上姥,見。〕
1.人腹中的寄生蟲。
《周禮·秋官·庶氏》:“庶氏掌除毒蠱。”
鄭玄註:“毒蠱,蟲物而病害人者。”
2.穀類中蛀蟲所化的蛾。
《左傳·昭公元年》:“穀之飛,亦為蠱。”
杜預註:“穀久積則變飛蟲,名曰蠱。”
漢王充《論衡·商蟲》:“穀蟲曰蠱,蠱若蛾矣。粟米饐熱生蠱。”
3.傳說一種人工培育的毒蟲。
《文選·鮑照〈苦熱行〉》:“含沙射流影,吹蠱痛行暉。”
李善註引顧野王《輿地誌》:“江南數郡有畜蠱者,主人行之以殺人,行食飲中,人不覺也。其家絕滅者,則飛遊妄走,中之則斃。”
《通誌·六書三》:“造蠱之法,以百蟲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為蠱,故從蟲皿也。”
清孫枝蔚《送丘曙成侍講赴嶺南》詩之二:“將銀須試蠱,載薏蚤防冤。”
4.傷害人的熱毒惡氣。
《史記·秦本紀》:“﹝德公﹞二年,初伏,以狗禦蠱。”
張守節正義:“蠱者,熱毒惡氣為傷害人,故磔狗以禦之。”
5.指與詛咒、祈禱鬼神等迷信有關的事。參見“蠱氣”、“蠱菑”。
6.誘惑;迷亂。
《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蠱文夫人,為館於其宮側而振萬焉。”
杜預註:“蠱,惑以淫事。”
宋王安石《禮樂論》:“內有好愛之容蠱其欲,外有便嬖之諛驕其誌。”
明梅鼎祚《玉合記·拒間》:“又聞得多進駱駝犬馬以蠱上心。”
清戴名世《憂庵記》:“五行之乖沴,入吾之膏肓;陰陽之顛倒,蠱吾之誌慮。”
魯迅《吶喊·阿Q正傳》:“假使小尼姑的臉上不滑膩,阿Q便不至於被蠱。”
7.事。
《易·蠱》:“幹父之蠱,意承考也。”
宋王禹偁《累贈太子洗馬王府君墓誌銘》:“所謂幹國之蠱,兼人之才者也。”
清昭槤《嘯亭雜錄·王太倉上書事》:“又以其祖文肅公錫爵於明神宗時以建儲事受惡名,欲幹其蠱。”
8.病名。神經錯亂。
《左傳·昭公元年》:“是謂近女色,疾如蠱。非鬼非食,惑以喪誌……女陽物而晦時,淫則生內熱惑蠱之疾。”
孔穎達疏:“蠱者,心誌惑亂之疾,若今昏狂失性,其疾名之為蠱。公惑於女色,失其常性,如彼惑蠱之疾也。”參見“蠱疾”。
9.一種腹部臌脹的疾病。
唐劉恂《嶺表錄異》卷上:“嶺表山川,盤鬱結聚,不易疏洩,故多嵐霧作瘴,人感之多病,腹臚脹成蠱。”
清嚴有禧《漱華隨筆·蔣洪章》:“﹝老夫人﹞忽患病,醫以為蠱。”
清姚衡《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墨竹剛八錢,一匣,治蠱證肚腹不調。”
10.《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巽下艮上。
《易·蠱》:“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晉幹寶《搜神記》卷四:“﹝殷祐﹞令璞作卦,遇《遯》之《蠱》。”
宋範仲淹《嚴先生祠堂記》:“在《蠱》之上九,眾方有為,而獨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
II
yě
〡ㄝˇ
〔《集韻》以者切,上馬,以。〕
通“冶”。
冶媚;妖艷。
《文選·張衡〈西京賦〉》:“妖蠱豔夫夏姬,美聲暢於虞氏。”
薛綜註:“蠱,音也,媚也。”
明楊慎《升庵經說·周易·蠱冶通用》:“‘冶容誨淫’《太平廣記》引作‘蠱容誨婬’。”
清姚衡《寒秀草堂筆記》卷一:“蠱,古讀為冶,故佛書冶多作蠱。”
阅读:1032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