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屍走肉
【成語】:行屍走肉
【拼音】:xíng shī zǒu ròu
【解釋】:行屍:可以走動的屍體;走肉:會走動而沒有靈魂的軀殼。比喻不動腦筋,不起作用,糊裏糊塗過日子的人。
【出處】:晉·王嘉《拾遺記》卷六:“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示例】:在他們的心目中,任何貌似強大的侵略者,都隻不過是一群徒有虛表的~而已。 ★峻青《不盡巨濤滾滾來》
【近義詞】:酒囊飯袋、行屍走骨
【反義詞】:雖死猶生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沒有思想的人
【英文】:an utterly worthless person
【日文】:生(い)けるしかばね
【法文】:un propre à rien
【成語故事】:東漢人任末從小家境貧寒,他勤奮好學,始終堅持自學。他對自己要求活到老、學到老,曾經用荊條作筆,用樹液加上煙灰作墨,映著月光讀書。他成為一個十分博學的人,收了很多學生,他說人如果不學習就像行屍走肉一樣
(行屍走肉,行屍走肉)
見“行屍走肉”。
阅读:1305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