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
氏字的筆畫:4畫;
I
shì
ㄕˋ
〔《廣韻》承紙切,上紙,禪。〕
1.上古貴族表明宗族的稱號,為姓的分支。
《左傳·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漢班固《白虎通·姓名》:“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貴功德,賤伎力……或氏王父字者何?所以別諸侯之後,為興滅國繼絕世也。”
《通誌·氏族序》:“三代之前……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
清朱大韶《實事求是齋經義·以字為謚辨》:“族者,氏之別名;姓者,所以統繫百世使不別也;氏者,所以別子孫之所出。然則姓統於上,若大宗然;氏別於下,若小宗然。”
漢魏以後,姓與氏合。
清顧炎武《日知錄·氏族》:“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參閱《太平禦覽》卷三六二引漢應劭《風俗通》、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姓氏》。
2.家族。
《春秋·宣公十年》:“齊崔氏出奔衛。”
《左傳·宣公四年》:“﹝子良﹞曰:‘穆氏宜存,則固願也。若將亡之,則亦皆亡。’”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汾水》:“按故漢上谷長史侯相碑雲:侯氏出自倉頡之後,踰殷歷周,各以氏分,或著楚魏,或顯齊秦。”
3.指家。
《左傳·成公十七年》:“﹝晉厲公﹞遊於匠麗氏,欒書、中行偃遂執公焉。”
杜預註:“匠麗,嬖大夫家。”
唐白行簡《李娃傳》:“訪其誰氏之第。曰:此崔尚書宅。”
宋方嶽《三虎行》:“打門聲急誰氏子,束薀乞火霜風寒。”
4.遠古傳說中的人物、國名均系以氏。
《易·繫辭下》:“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
《書·甘誓》:“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
《大戴禮記·帝繫》:“黃帝居軒轅之丘,娶於西陵氏,西陵氏之子謂之嫘祖氏。”
漢班固《白虎通·號》:“五霸者何謂也?昆吾氏、大彭氏、豕韋氏、齊桓公、晉文公也。”
5.系於姓或姓名字號之後以為敬稱。
《易·繫辭下》:“子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爰自風姓,暨於孔氏,玄聖創典,素王述訓,莫不原道心以敷章。”
唐杜甫《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禦》詩:“吐蕃憑陵氣頗麤,竇氏檢察應時須。”
唐韓愈《送王秀才序》:“自孔子沒,群弟子莫不有書,獨孟軻氏之傳得其宗。”
清鄭燮《題畫·石》:“今日畫石三幅,一幅寄膠州高鳳翰西園氏……一幅寄江南李鱔復堂氏。”
6.系於親屬尊長稱謂之後以為尊稱。
《詩·邶風·凱風》:“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詩·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唐韓愈《復誌賦》:“當歲行之未復兮,從伯氏以南遷。”
7.舊時婦女出嫁後稱氏。多在其前冠以父姓。
《儀禮·士昏禮》:“祝帥婦以入,祝告稱婦之姓曰:某氏來婦。”
《左傳·隱公元年》:“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
莊公寤生,驚姜氏。”
唐韓愈《息國夫人墓誌銘》:“詔曰:欒妻何氏,可封息國夫人。”
清顧炎武《山陽王君墓誌銘》:“君諱略,字起田……取方氏。”亦有在其前再冠夫姓的,如李何氏、王方氏。又有不用父姓而僅用夫姓的,如晉陶潛之妹稱程氏,陶潛有《祭程氏妹文》。
8.古代官爵、職司或稱氏。
《書·顧命》:“﹝成王﹞乃召太保奭……師氏、虎臣、百尹禦事。”
孔傳:“師氏,大夫官。”
《詩·大雅·韓奕》:“籩豆有且,侯氏燕胥。”
朱熹集傳:“侯氏,覲禮諸侯來朝者之稱。”
《逸周書·職方》:“職方氏掌天下之圖,辯其邦國都鄙……與其財用九穀六畜之數。”
唐韓愈《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誌銘》:“將葬,舍人與其季弟澥,問銘於太史氏韓愈。”
9.朝代或稱氏。
漢司馬相如《難蜀父老》:“繼周氏之絕業,天子之亟務也。”
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下魏晉氏,鳴者不及於古,然亦未嘗絕也。”
宋曾鞏《本朝政要策·名教》:“唐氏五代之亂,教化之事久缺。”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於是史居子上,次經;佛、老附子,次史;而終之以集,定為四部。
宋氏以還,遞相沿襲。”
10.古代少數民族支系或稱氏。
《左傳·閔公二年》:“晉侯使大子申生伐東山臯落氏。”
杜預註:“臯落氏,赤狄別種。”
《逸周書·王會》:“屠州黑豹,禺氏騊駼。”
孔晁註:“禺氏,西北戎夷。”如:拓跋氏、慕容氏。參閱《文獻通考·四裔》。
11.對學術、流派或宗教的稱呼。
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妙思六經,逍遙百氏。”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阮思曠奉大法,敬信甚至。大兒年未弱冠,忽被篤疾。兒既是偏所愛重,為之祈請三寶,晝夜不懈。謂至誠有感者,必當蒙祐,而兒遂不濟。於是結恨釋氏,宿命都除。”
唐劉知幾《史通·補註》:“斯則義涉儒家,言非史氏,今並不書於此焉。”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一章三》:“子思之時,莊列未出,老氏之學不顯。”
12.類,種類。
《大戴禮記·勸學》:“蘭氏之根,懷氏之苞,漸之滫中,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淮南子·說林訓》:“曹氏之裂布,蛷者貴之。”
高誘註:“楚人名布為曹。今俗間以始織布繫著其旁謂曹布,燒以傅蝫蛷瘡則愈,故蛷者貴之。”
13.謂以之為同類。
《墨子·經說下》:“狗假霍也,猶氏霍也。”
孫詒讓間詁:“霍亦並當為虎……此言狗假虎名,猶以虎為氏也。古名禽獸草木亦通謂之氏。”
14.取名,命名。
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滱水》:“其水……亦謂之為曲逆水也。
張晏曰:湍水於城北曲而西流,是受此名。故縣亦因水名而氏曲逆矣。”
宋許棐《〈獻醜集〉自序》:“與其藏醜而人窺笑,禁笑而人愈笑,孰若獻醜之笑之為快也。故氏其集曰‘獻醜’。”
清錢謙益《直隸廣平府成安縣知縣馬珍授文林郎制》:“成安為武安屬邑,漢之斥丘,今為赤縣。夫以其地多斥鹵,因以氏縣。”
15.通“是”。此,這。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須賈說穰侯章》:“此臣之所聞於魏也,願君之以氏慮事也。”
《漢書·地理誌下》:“秦之先曰柏益……至玄孫,氏為莊公,破西戎,有其地。”
顏師古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字。”
16.通“是”。助詞。猶夫。
《墨子·天誌下》:“今知氏大國之君,寬然者曰,吾處大國而不攻小國,吾何以為大哉!”孫詒讓間詁引俞樾曰:“知字衍文……氏、是古通用。‘今氏’即‘今是’也,‘今是’即‘今夫’也。”
17.通“是”。猶者。
《後漢書·李雲傳》:“雲素剛……曰:‘臣聞皇後天下母,德配坤靈,得其人則五氏來備,不得其人則地動搖宮。’”李賢註:“《史記》曰:‘庶徵:曰雨,曰暘,曰燠,曰風,曰寒。五者來備,各以其序,庶草繁廡。’是與氏古字通耳。”
18.姓。
五代有氏叔琮。見《舊五代史·梁書》本傳。
II
zhī
ㄓ
〔《廣韻》章移切,平支,章。〕
見“月氏”、“閼氏”。
III
jīng
ㄐ〡ㄥ
〔《廣韻》子盈切,平清,精。〕
狋氏,漢縣名。
《漢書·地理誌下》:“代郡,縣十八……狋氏。”
顏師古註引孟康曰:“氏,音精。”
阅读:1949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