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汉字/字典 > 氏

氏字的笔画:4画;

I

shì

ㄕˋ

〔《广韵》承纸切,上纸,禅。〕

1.上古贵族表明宗族的称号,为姓的分支。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汉班固《白虎通·姓名》:“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或氏王父字者何?所以别诸侯之后,为兴灭国继绝世也。”

《通志·氏族序》:“三代之前……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清朱大韶《实事求是斋经义·以字为谥辨》:“族者,氏之别名;姓者,所以统繫百世使不别也;氏者,所以别子孙之所出。然则姓统于上,若大宗然;氏别于下,若小宗然。”

汉魏以后,姓与氏合。

清顾炎武《日知录·氏族》:“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参阅《太平御览》卷三六二引汉应劭《风俗通》、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姓氏》。

2.家族。

《春秋·宣公十年》:“齐崔氏出奔卫。”

《左传·宣公四年》:“﹝子良﹞曰:‘穆氏宜存,则固愿也。若将亡之,则亦皆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汾水》:“按故汉上谷长史侯相碑云:侯氏出自仓颉之后,踰殷历周,各以氏分,或着楚魏,或显齐秦。”

3.指家。

《左传·成公十七年》:“﹝晋厉公﹞游于匠丽氏,栾书、中行偃遂执公焉。”

杜预注:“匠丽,嬖大夫家。”

唐白行简《李娃传》:“访其谁氏之第。曰:此崔尚书宅。”

宋方岳《三虎行》:“打门声急谁氏子,束薀乞火霜风寒。”

4.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国名均系以氏。

《易·繫辞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

《书·甘誓》:“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大戴礼记·帝繫》:“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

汉班固《白虎通·号》:“五霸者何谓也?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齐桓公、晋文公也。”

5.系于姓或姓名字号之后以为敬称。

《易·繫辞下》:“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南朝梁刘勰《文心凋龙·原道》:“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

唐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诗:“吐蕃凭陵气颇麤,窦氏检察应时须。”

唐韩愈《送王秀才序》:“自孔子没,群弟子莫不有书,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

清郑燮《题画·石》:“今日画石三幅,一幅寄胶州高凤翰西园氏……一幅寄江南李鳝复堂氏。”

6.系于亲属尊长称谓之后以为尊称。

《诗·邶风·凯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唐韩愈《复志赋》:“当岁行之未复兮,从伯氏以南迁。”

7.旧时妇女出嫁后称氏。多在其前冠以父姓。

《仪礼·士昏礼》:“祝帅妇以入,祝告称妇之姓曰:某氏来妇。”

《左传·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

唐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诏曰:栾妻何氏,可封息国夫人。”

清顾炎武《山阳王君墓志铭》:“君讳略,字起田……取方氏。”亦有在其前再冠夫姓的,如李何氏、王方氏。又有不用父姓而仅用夫姓的,如晋陶潜之妹称程氏,陶潜有《祭程氏妹文》。

8.古代官爵、职司或称氏。

《书·顾命》:“﹝成王﹞乃召太保奭……师氏、虎臣、百尹御事。”

孔传:“师氏,大夫官。”

《诗·大雅·韩奕》:“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朱熹集传:“侯氏,觐礼诸侯来朝者之称。”

《逸周书·职方》:“职方氏掌天下之图,辩其邦国都鄙……与其财用九穀六畜之数。”

唐韩愈《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志铭》:“将葬,舍人与其季弟澥,问铭于太史氏韩愈。”

9.朝代或称氏。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继周氏之绝业,天子之亟务也。”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

宋曾巩《本朝政要策·名教》:“唐氏五代之乱,教化之事久缺。”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于是史居子上,次经;佛、老附子,次史;而终之以集,定为四部。

宋氏以还,递相沿袭。”

10.古代少数民族支系或称氏。

《左传·闵公二年》:“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

杜预注:“皋落氏,赤狄别种。”

《逸周书·王会》:“屠州黑豹,禺氏騊駼。”

孔晁注:“禺氏,西北戎夷。”如:拓跋氏、慕容氏。参阅《文献通考·四裔》。

11.对学术、流派或宗教的称呼。

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妙思六经,逍遥百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阮思旷奉大法,敬信甚至。大儿年未弱冠,忽被笃疾。儿既是偏所爱重,为之祈请三宝,昼夜不懈。谓至诚有感者,必当蒙祐,而儿遂不济。于是结恨释氏,宿命都除。”

唐刘知几《史通·补注》:“斯则义涉儒家,言非史氏,今并不书于此焉。”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一章三》:“子思之时,庄列未出,老氏之学不显。”

12.类,种类。

《大戴礼记·劝学》:“兰氏之根,怀氏之苞,渐之滫中,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淮南子·说林训》:“曹氏之裂布,蛷者贵之。”

高诱注:“楚人名布为曹。今俗间以始织布繫着其旁谓曹布,烧以傅蝫蛷疮则愈,故蛷者贵之。”

13.谓以之为同类。

《墨子·经说下》:“狗假霍也,犹氏霍也。”

孙诒让间诂:“霍亦并当为虎……此言狗假虎名,犹以虎为氏也。古名禽兽草木亦通谓之氏。”

14.取名,命名。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滱水》:“其水……亦谓之为曲逆水也。

张晏曰:湍水于城北曲而西流,是受此名。故县亦因水名而氏曲逆矣。”

宋许棐《〈献丑集〉自序》:“与其藏丑而人窥笑,禁笑而人愈笑,孰若献丑之笑之为快也。故氏其集曰‘献丑’。”

清钱谦益《直隶广平府成安县知县马珍授文林郎制》:“成安为武安属邑,汉之斥丘,今为赤县。夫以其地多斥卤,因以氏县。”

15.通“是”。此,这。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须贾说穰侯章》:“此臣之所闻于魏也,愿君之以氏虑事也。”

《汉书·地理志下》:“秦之先曰柏益……至玄孙,氏为庄公,破西戎,有其地。”

颜师古注:“氏与是同,古通用字。”

16.通“是”。助词。犹夫。

《墨子·天志下》:“今知氏大国之君,宽然者曰,吾处大国而不攻小国,吾何以为大哉!”孙诒让间诂引俞樾曰:“知字衍文……氏、是古通用。‘今氏’即‘今是’也,‘今是’即‘今夫’也。”

17.通“是”。犹者。

《后汉书·李云传》:“云素刚……曰:‘臣闻皇后天下母,德配坤灵,得其人则五氏来备,不得其人则地动摇宫。’”李贤注:“《史记》曰:‘庶徵:曰雨,曰暘,曰燠,曰风,曰寒。五者来备,各以其序,庶草繁庑。’是与氏古字通耳。”

18.姓。

五代有氏叔琮。见《旧五代史·梁书》本传。

II

zhī

〔《广韵》章移切,平支,章。〕

见“月氏”、“阏氏”。

III

jīng

ㄐ〡ㄥ

〔《广韵》子盈切,平清,精。〕

狋氏,汉县名。

《汉书·地理志下》:“代郡,县十八……狋氏。”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氏,音精。”

阅读:1947

●〖汉字〗氏(拼音版)

●〖汉字〗氏(繁體版)

⇚前一个汉字:氐

⇛后一个汉字:氍

©2015-2020 ok8.org 文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