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不知

ok8.org > 成語大全 > 不識不知

【成語】:不識不知

【拼音】:bù shí bù zhī

【解釋】:沒有多少知識。舊喻民風淳樸。

【出處】:《列子·仲尼》:“堯乃微服於於康衢,聞兒童謠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示例】:然嘗聞堯舜之世,十日一風,五日一雨,百姓耕田而食,鑿井而飲,所謂“~,順帝之則”是也。 ★明·馮夢龍《東周國誌》第十八回

【近義詞】:不知不覺

【反義詞】: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不識古今

(不識不知,不識不知)

1.不識古今。形容古代民風淳樸。

《詩·大雅·皇矣》:“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

列子·仲尼》:“堯乃微服遊於康衢,聞兒童謠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2.猶不知不覺

靜嘯齋主人《<西遊補>答問》:“情之魔人,無形無聲,不識不知,或從悲慘而入;或從逸樂而入;或一念疑搖而入;或從所見聞而入。”

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支日記》:“然而通讀全篇,較之攻擊本人倒是不識不知地將支那學生的不品行,特地費了力招供出來的地方更多。”

阅读:1721

●不識不知(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