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鹿無虞
【成語】:即鹿無虞
【拼音】:jí lù wú yú
【解釋】:原意是進山打鹿,沒有熟悉地形和鹿性的虞官幫助,那是白費氣力。後比喻做事如條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必定勞而無功。
【出處】:《周易·屯》:“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示例】:今欲鑿空尋訪水利,所謂~,豈惟徒勞,必大煩憂。 ★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
【近義詞】:
【反義詞】:
(即鹿無虞,即鹿無虞)
《易·屯》:“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孔穎達疏:“即,就也;虞,謂虞官。如人之田獵,欲從就於鹿,當有虞官助己,商度形勢可否,乃始得鹿;若無虞官,即虛入於林木之中。”
高亨註:“即鹿,猶言從鹿,逐鹿耳。”後因以喻條件不具備而盲目從事,徒勞無功。
《後漢書·何進傳》:“《易》稱‘即鹿無虞’,諺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誌,況國之大事,其可以詐立乎?”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今欲鑿空尋訪水利,所謂即鹿無虞,豈惟徒勞,必大煩擾。”
阅读:1898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