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含糊糊
【成語】:含含糊糊
【拼音】:hán hán hū hū
【解釋】:含混不清的樣子。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5回:“老太太與鳳姐姐方才說話含含糊糊,不知是什麽意思。”
【示例】:即所謂《對張楊的訓詞》,內容~,曲曲折折,實為中國政治文獻中一篇有趣的文章。 ★毛澤東《關於蔣介石聲明的聲明》
【近義詞】:含糊其詞、模模糊糊
【反義詞】:一清二楚
【歇後語】:吃炒面哼小曲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不清晰
【英文】:evasive
【成語故事】:大觀園裏人員逐漸在減少,寶釵搬回家,史湘雲也回了家。寶玉已經開始去上學,賈母與鳳姐等商議把薛寶釵許給寶玉,他們隻有背著寶玉偷偷議論。寶玉聽不懂她們含含糊糊的對話,就去問襲人。襲人也不知就裏,隻是安慰他安心讀書
阅读:1791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