粹
粹字的筆畫:14畫;
I
cuì
ㄘㄨㄟˋ
〔《廣韻》雖遂切,去至,心。〕
1.不雜;純。
《文子·原道》:“不與物雜,粹之至也。”
唐李德裕《漢元帝論》:“粹也者,不雜之謂也,故乖氣消散,陰陽不謬。”
2.引申為專一。
《荀子·非相》:“故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夫是之謂兼術。”
楊倞註:“粹,專一也。”
3.純美。
《後漢書·張衡傳》:“欻神化而蟬蛻兮,朋精粹而為徒。”
李賢註:“粹,美也。”
明何景明《贈向先生序》:“夷陵向子,粹行敦質,好學而秉禮。”
4.精華,精粹。
唐白行簡《石韞玉賦》:“孕明含粹,養素挺英。”
清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其言之粹者,非盡失先王遺意也。”
5.精通;擅長。
《新唐書·後妃傳下·尚宮宋若昭》:“若憲代司秘書,文宗尚學,以若憲善屬辭,粹論議,尤禮之。”
6.通“萃”。齊全;集聚。
《荀子·正名》:“凡人之取也,所欲未嘗粹而來也,其去也,所惡未嘗粹而往也。”
楊倞註:“粹,全也。”
漢賈誼《陳政事疏》:“群下至眾,而主上至少也,所托財器職業者粹於群下也。”
II
suì
ㄙㄨㄟˋ
〔《集韻》蘇對切,去隊,心。〕
通“碎”。
見“粹折”。
阅读:1396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